對外漢語教材中漢語字詞的翻譯技巧
本文關(guān)鍵詞:對外漢語教材中漢語字詞的翻譯技巧 出處:《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S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對外漢語教材中的生詞翻譯被很多人認為是外國學生學習漢語過程中的絆腳石。文章認為,教材里生詞翻譯,其主要功能是概念和意義,是幫助學習者理解。由此而產(chǎn)生對翻譯者的批評,主要源于對翻譯功能的要求過高。教學目的和側(cè)重點不同,翻譯時就會采用不同的原則。依據(jù)目的語規(guī)則是一種做法,依據(jù)母語規(guī)則是另一種做法。原則的不同會引起譯文質(zhì)量以及學習者心理感受的差別,但這些差別也許和學習效果的好壞并無直接聯(lián)系,比較別扭的譯文在某種程度上更容易引起學習者對相關(guān)目的語知識的注意,從而促進習得。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學院;
【分類號】:H195
【正文快照】: 語言教材中,翻譯應承擔的功能是一個很大的理論問題。在對外漢語教材使用過程中,遇到課本生詞表里漢語詞匯相應的英文翻譯時,學生對翻譯的理解和詞匯的使用出現(xiàn)了很多哭笑不得、甚至混亂的現(xiàn)象。本文的目的,不在于提出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而是在于把這一問題明確地提出來,以引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胡明揚;外語教學的幾個理論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0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慧卿;;探討大學英語作業(yè)布置[J];大家;2012年04期
2 秦艷萍;馮晟;;論對外漢語虛詞教學[J];大家;2012年05期
3 李朝輝;中日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誤讀[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4 趙明;;從跨文化視角談漢語教材中詞語注解的編寫[J];對外漢語研究;2013年00期
5 趙明;;從跨文化視角談漢語教材中詞語注解的編寫[J];對外漢語研究;2013年01期
6 荀睿;;論對外漢語文化類教材中的生詞釋義[J];山東工會論壇;2014年03期
7 劉頌浩;對外漢語教材中翻譯的功能和原則——以“老師”和“臉譜”為例[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8 何子銓;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的幾個新趨向[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92年02期
9 殷梅,孟繁杰;“美麗”、“漂亮”和“beautiful”、“pretty”的對比分析[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10 李曉琪;;中介語與漢語虛詞教學[J];世界漢語教學;1995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彭俊;華文教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子君;對外漢語教材生詞表英語譯釋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2 赫丹丹;無媒介語對外漢語教學[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崔曉飛;現(xiàn)代漢語副詞“倒”考察[D];河南大學;2004年
4 吳玉榮;漢語水平考試大綱(HSK)制訂、調(diào)整的歷史演變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李文新;對外漢語常用政治詞語教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6 李瑩;對外漢語教材中的詞匯英譯問題研究[D];廣州大學;2012年
7 沈敏;“是……的”結(jié)構(gòu)與對外漢語教學[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8 王歡;衛(wèi)三畏的漢語著作及教學思想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翼;培養(yǎng)成段表達能力的對外漢語教材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J];漢語學習;2000年04期
2 劉頌浩;對外漢語教材中翻譯的功能和原則——以“老師”和“臉譜”為例[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3 孫玉卿;;對外漢語教材中應重視輕聲詞的注音問題[J];消費導刊;2007年02期
4 尹海良;;對外漢語教育素材的“敘述視角”意識[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S2期
5 鄭軍;;《語言自邇集》的科學性探討[J];理論界;2009年08期
6 白樂桑;;漢語教材中的文、語領(lǐng)土之爭:是合并,還是自主,抑或分離?[J];世界漢語教學;1996年04期
7 齊沛;對外漢語教材再評述[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年01期
8 章新勝;加強漢語的國際傳播 促進多樣文化的共同發(fā)展[J];求是;2005年16期
9 劉芳芳;;論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的隱性課程[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10 張彤;;對外漢語教學探索與實踐[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冰;賀潔星;;中文出版邁出國門,路有多遠?——對對外漢語出版調(diào)查的思考[A];出版業(yè)調(diào)查報告——第四屆“未來編輯杯”獲獎文集[C];2004年
2 趙越;;對外漢語教材520高頻用字部件淺析[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李焱;孟繁杰;;初級階段對外漢語教材漢字輸入量及字目選擇[A];首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歐妮;;突顯地域性 增強實用性——由通用對外漢語口語教材的不足引起的思考[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8年
5 蔡志忠;;從接受美學的角度談對外漢語教材建設(shè)的構(gòu)想[A];首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周健;陳萍;;試論漢語語感教學與教材創(chuàng)新[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杜晶晶;;對外漢語初級詞匯的義位存在研究——基于兩套對外漢語初級教材義位的計量研究[A];首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苗強;;北語社在“中華文化對外傳播”中的翻譯實踐與探索[A];2011年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1年
9 鄧時忠;;對外漢語教學與文化教學的再思考[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李泉;;第二語言教材編寫的通用原則[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海霞 曹永興;首套中醫(yī)類 對外漢語教材出版[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0年
2 商報記者 王東;對外漢語教材 重大出版項目年內(nèi)“頻發(fā)”[N];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
3 見習記者 王瑩;對外漢語教材“墻外香”[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4 記者 孫海悅 章紅雨;人教社研討對外漢語教材“走出去”[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5 田睿;人教社第二屆對外漢語教材研討會召開[N];中華讀書報;2007年
6 李緯娜;對外漢語教材應盡快適應時代需求[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2年
7 本報記者 章紅雨;對外漢語教材離世界有多遠?[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王玉梅;北語社:漢語教材驅(qū)動輸出躍進[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9 記者 李雪林邋實習生 李媛;應制定不同國別語種漢語教材[N];文匯報;2007年
10 王娟;酒吧咖啡館展銷新書開創(chuàng)營銷新思路[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吳志山;定制式數(shù)字化漢語教材輔助分析與重組方法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2 邊成妍;韓中兩國本科基礎(chǔ)漢語教材語法項目編寫比較分析[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3 孔艷;英語國家留學生漢語語篇銜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4 陳敬璽;國際漢語語言交際能力論[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多;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轉(zhuǎn)折復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07年
2 袁冉;對外漢語教材與漢語母語語文教材詞匯層級性對比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3 陳云;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動量詞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4 趙子健;對外漢語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周揚;初級漢語綜合教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喬麗坤;對外漢語中級口語教材練習的分析[D];廈門大學;2007年
7 白家楹;兩岸對外漢語教材文化內(nèi)容比較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8 張連穎;對外漢語教材中的詞語注釋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5年
9 林敏;以學習者為評估者的對外漢語教材評估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蘇葉;基于“形式焦點”理論的對外漢語初級階段把字句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3195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319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