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融合進程中的菲律賓華文教育
本文關鍵詞:試論融合進程中的菲律賓華文教育
【摘要】:"萬隆會議"后,中國政府調(diào)整華僑政策,鼓勵海外華僑融入當?shù)厣鐣。菲律賓馬科斯執(zhí)政時期,基于國家經(jīng)濟利益的考慮,放寬入籍條件,大批華僑轉為菲公民逐漸融入到"大社會"中。在此期間,作為保持民族屬性的華文教育不斷受到?jīng)_擊,最終導致根本性變遷。當前形勢下,菲律賓華文教育要合理定位,從華人自身生存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才有前景和未來。關于華文教育傳承與融合的研究,可以為今后海外華文教育及漢語國際推廣提供借鑒。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海外教育學院;
【分類號】:H195
【正文快照】: 1955年“萬隆會議”以后,根據(jù)國際形勢的需要,中國政府鼓勵海外華僑與居住國人民和平相處,積極融入當?shù)刂髁魃鐣?并提倡學習本土文化。隨著菲律賓政府制定“回歸亞洲”的外交政策,馬科斯總統(tǒng)主張改善與中國的關系,實行對華僑的同化政策,并利用本地華人推動國家經(jīng)濟建設。為此,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章石芳;論轉型時期的菲律賓華文教育[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2 張念;張世濤;;菲律賓華文教育三十年困境的思考[J];貴州社會科學;2012年07期
3 潘露莉;菲律賓華人的屬性認同與菲律賓華人教育[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6年02期
4 沈紅芳;菲律賓華校的嬗變及其誘因探析[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4年02期
5 溫廣益;菲律賓華人重振華文教育[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7年S1期
6 ;菲律賓華文教育的歷史演變及其振興對策初探[J];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7 朱煥芝;;淺談菲律賓華文教育的潛在危機和解決策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年11期
8 施雪琴;論菲律賓華文教育的發(fā)展階段及其特征[J];南洋問題研究;1996年01期
9 施雪琴;中菲混血兒認同觀的形成:歷史與文化的思考[J];南洋問題研究;2000年01期
10 藍小玲;;菲律賓華文教育的現(xiàn)狀與改革[J];世界漢語教學;1999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耿紅衛(wèi);;菲律賓華文教育的歷史沿革及現(xiàn)狀[J];八桂僑刊;2007年01期
2 黃耀東;;淺談菲律賓華文教育[J];東南亞縱橫;2006年09期
3 林羽;姜興山;;戰(zhàn)后菲律賓華文教育研究綜述[J];東南亞縱橫;2011年12期
4 李佳;王晉軍;;論東盟華語熱之語言推廣性質(zhì)[J];大理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5 王琳;;傳播學視域下華文教育與漢語國際傳播的關系[J];國際漢語教育;2013年01期
6 耿紅衛(wèi);;菲律賓華文教育的歷史沿革及現(xiàn)狀[J];廣西社會科學;2007年05期
7 林秀琴;;菲律賓華語教學現(xiàn)狀與教師培訓需求分析[J];漢語國際傳播研究;2011年01期
8 賈俊英;;淺析90年代以來的菲律賓華文教育[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9 蔡武;;菲律賓華校漢語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04期
10 王炯;洪明;;菲律賓華文師資隊伍現(xiàn)狀與建設思考[J];海外華文教育;2011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章石芳;族群文化認同視野下菲律賓華族移民母語教育發(fā)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許;菲律賓華文教育支持者分析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2 劉蕓;菲律賓華校學生的華語學習動機與華校的激發(fā)策略[D];暨南大學;2011年
3 李進敏;菲律賓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華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4 陳方舟;贊比亞漢語教學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5 陳君楣;菲律賓華校學生中、英、菲語言態(tài)度、語言學習動機的比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6 韓瑞鳳;冷戰(zhàn)后菲律賓與泰國華文教育比較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7 范啟華;教育菲化案及其對菲律賓華文教育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8 戴家毅;菲律賓華文教育發(fā)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鑫;菲律賓怡朗亞典耀學校學生漢語學習過程中的偏誤分析[D];西北大學;2012年
10 鄒曉_g;菲律賓華校學生語言態(tài)度和文化認同相關因素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郭熙;;海外華人社會中漢語(華語)教學的若干問題——以新加坡為例[J];世界漢語教學;2004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權,董英華;信息革命開辟華文教育新空間[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2 林錫星;緬甸華文教育產(chǎn)生的背景與發(fā)展態(tài)勢[J];東南亞研究;2003年03期
3 周海燕;當代泰國華文教育之管見[J];宿州師專學報;2003年01期
4 董鵬程;歷史會為華文教育的貢獻作見證[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5 莫泰熙;英文教育回流對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挑戰(zhàn)[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6 黃磊;澳大利亞華文教育之現(xiàn)狀[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7 蘇澤清;論中華文化在華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8 王麗彩;加拿大新移民子女華文教育的問題及對策[J];八桂僑刊;2004年03期
9 陶紅;老撾的華文教育[J];東南亞縱橫;2004年09期
10 蘇澤清;論中華文化在華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八桂僑刊;200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耿虎;;五緣、譜牒文化視野下的兩岸華文教育[A];譜牒研究與五緣文化[C];2008年
2 張燈;;大華文教育視閾下的境內(nèi)外學生互動教育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9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10年
3 周聿峨;廖小健;楊松;;華文教育與海外統(tǒng)戰(zhàn)工作[A];港澳海外統(tǒng)戰(zhàn)工作新探索[C];2008年
4 袁振華;曾潔;;加強普粵拼音優(yōu)化教學研究,促進華文教育現(xiàn)代化[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5 藍小玲;;菲律賓華校華文教育的階段與特點——兼談華校閩南話與普通話教學的關系[A];福建省語言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6 李嘉郁;;華文教育研究現(xiàn)狀簡析[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遠猷;努力拓展華文教育新途徑[N];人民日報;2007年
2 羅華榮;老撾華文教育別具一格[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3 ;華文教育是向外傳播中華文化的基礎[N];人民政協(xié)報;2007年
4 杜榕 寒牘 (本報記者 杜榕);華文教育 方興未艾的“留根工程”[N];人民日報;2010年
5 ;張偉超:華文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N];人民政協(xié)報;2004年
6 記者 秦小艷;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獲捐900萬[N];深圳特區(qū)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張紅;華文教育為中華文化“留根”[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8 孫汝建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院長;華文教育教什么? 育什么?[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記者 謝煒 楊紅川;加強華文教育 促進交流合作[N];云南日報;2011年
10 ;世界華文教育大會背景資料[N];人民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彭俊;華文教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2 YEAP CHUN KEAT(葉俊杰);馬來西亞華文教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3 樊榮;語言推廣與文化融合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4 陳之權;新加坡教育分流下華文課程面對的問題與挑戰(zhàn)及改革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2085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208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