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短語和疑問句》介紹
本文關鍵詞:《事件、短語和疑問句》介紹
更多相關文章: 加語 短語結構 結構模型 句法理論 語義結構 Questions 牛津大學出版社 現(xiàn)在分詞 Events 九章
【摘要】:正《事件、短語和疑問句》(Events,Phrases,and Questions)一書由Robert Tmswell撰寫,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本書結合哲學、認知和語言視角,發(fā)展出一個事件內部結構模型,并運用該模型為wh-疑問句的移位限制提供了全新的語義詮釋和預測。本書擴大了句法和認知、語義結構的界面探索,為自然語言中句法理論不能給出滿意答案的棘手問題提出了較好的解決方案。本書分為九章,除了引言(第1章)和結論(第9章)以外,主體分為兩部分。
【作者單位】: 山東青島城陽區(qū)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加語;短語結構;結構模型;句法理論;語義結構;Questions;牛津大學出版社;現(xiàn)在分詞;Events;九章;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平行建構理論框架下話題結構的跨語言比較研究”(編號:13BYY003)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中動及其相關去及物性結構——基于句法-語義語用綜合界面的跨語言比較研究”(編號:12YJC740023) 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編號:613Z07)資助
【分類號】:H04
【正文快照】: 《事件、短語和疑問句》(油,Phrases,and Questions)—書由RobertTruSWell撰寫,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本書結合哲學、認知和語言視角,發(fā)展出一個事件內部結構模型,并運用該模型為wh-疑問句的移位限制提供了全新的語義檢釋和預測。本書擴大了句法和認知、語義結構的界面探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凌;附加語的妙用[J];漢語學習;1982年05期
2 孟自黃;“限制”和附加語[J];邏輯與語言學習;1982年04期
3 盧思源;英語的附加語、外加語和聯(lián)加語[J];現(xiàn)代外語;1983年01期
4 許汝民;;英語附加語標準(1)質疑[J];山東外語教學;1985年03期
5 趙政清;漫談英語中的聯(lián)加語[J];寶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4期
6 姚曉波;;略論全句附加語[J];錦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3期
7 吳明清,彭家玉;論作外加語的副詞[J];十堰大學學報;1996年04期
8 無害;;長句分析練習〔五〕[J];語文學習;1953年09期
9 莫一鈞;;我們是這樣教附加語的[J];語文學習;1954年09期
10 高旭陽,王海燕;會語附加語[J];黃石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藍越群;;論英語的情態(tài)附加語及其功能[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彭家法;附加語的句法位置[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2 李楓;英語評論附加語的評價意義及其動因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3 楊竹;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語使用者使用英語情態(tài)附加語的差異[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陽運清;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視角下的漢語附加語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2 賈玉嘉;學術語篇中評論附加語的對比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3 任立婷;中美英語使用者使用英語情態(tài)附加語的差異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4 呂羅丹;最簡方案下的英語附加語移位[D];河南師范大學;2011年
5 劉文婷;The Old Man and the Sea的人際功能分析:理論與實證[D];黑龍江大學;2014年
6 吳蕊霖;子集原則下中國大學生習得英語時空附加語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7 杜金麗;英文語言學著作自序和他序語篇的情態(tài)對比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8 李姝;英語中動構式修飾語的選擇制約[D];西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0586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058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