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布魯諾之夢》中的愛與善

發(fā)布時間:2017-09-29 18:34

  本文關鍵詞:《布魯諾之夢》中的愛與善


  更多相關文章: 艾麗絲·默多克 《布魯諾之夢》 藝術


【摘要】:艾麗絲·默多克是20世紀文壇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她共寫了26部小說,獲獎無數。從某種程度來說,相比于文學創(chuàng)作,默多克對當代道德哲學所作出的貢獻更為人稱道。她將道德哲學的關注點從“什么是對的”延伸到“什么是好的”,這一點也在她的小說中得到了充分表現。默多克認為,要摒棄自我,才能看到他人和世界的真實,也才能成為善者。 《布魯諾之夢》被認為是默多克自《鐘》以來最好的作品。這部小說于1970年被提名布克獎。主人公布魯諾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厥淄�,他想起了那些因他的自私而受到傷害的家人。布魯諾悔恨不已,想要在死神來臨之前和與自己疏遠多年的兒子米爾斯和解。他和米爾斯的見面導致了后來一連串事件的發(fā)生,故事中人物的生活因此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些人大多活在夢一般的的世界里。在這個世界里,他們過分地關注自我,而且充滿幻想,看不到世界的真實面目。 本文強調,善是需要個人努力才能獲得的。我們要摒棄自我,達到無我的狀態(tài)才能看清世界的真實。除了基本介紹和總結這兩部分之外,本文還有三章內容。第一章關注默多克所推崇的通過抑制自我來達到善的目的,并突出《布魯諾之夢》中的人物如何因為對過去的依依不舍而到不了善的彼岸。默多克認為可以在不信仰上帝的前提之下追求善,而在這部作品中她在這一點上顯得有點猶疑不決。第二章主要討論愛與善的緊密聯系,,分析傳統(tǒng)的束縛和自私自利是如何阻礙故事中的人物對愛的追求。在《布魯諾之夢》中,默多克還表達了她關于愛和死亡是一致的觀點。第三章談藝術和善的關系,兩者的核心都是愛。好的藝術能夠反映我們所沒有關注到的真實。要成為好的藝術家就需要摒棄自我,看到世界的真實。
【關鍵詞】:艾麗絲·默多克 《布魯諾之夢》 藝術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562.074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Introduction8-14
  • Chapter One The Search for Goodness14-25
  • 1.1 Iris Murdoch’s Conception of Goodness and Unselfing15-19
  • 1.2 The Power of the Past as an Obstacle to Goodness19-23
  • 1.3 Goodness without God23-25
  • Chapter Two The Pursuit of Love25-35
  • 2.1 Convention and Neurosis as Obstacles to Love27-32
  • 2.2 The Oneness of Love and Death32-35
  • Chapter Three Art and Goodness35-41
  • 3.1 Iris Murdoch’s Conception ofArt36-38
  • 3.2 The Artists in Bruno’s Dream38-41
  • Conclusion41-44
  • Bibliography44-4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差別[J];生活與健康;2001年10期

2 余華;文學和文學史[J];讀書;1999年01期

3 姚介厚;開拓現代科學理性的偉大先驅──布魯諾[J];河北學刊;2000年04期

4 倪湛舸;;布魯諾歸來:火刑柱與異端書[J];小說界;2011年01期

5 如意;偷自行車的人[J];大眾電影;2004年22期

6 ;救命的圖釘[J];人民文摘;2007年06期

7 賈逢吉;;布魯諾被捕于何處?[J];語文教學與研究;1987年11期

8 布魯德·克里斯蒂安森;差別[J];語文世界(小學版);2002年12期

9 劉靜;;《孩子》:思考是一種中斷[J];當代電影;2006年03期

10 胡正;鄒四新;;救命圖釘[J];企業(yè)文明;2007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昆松;張上隆;呂均良;謝鳴;;‘早鮮’和‘布魯諾’獼猴桃果實采后生理特性比較[A];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二屆青年學術年會園藝學論文集[C];1995年

2 王永民;;“人才”是創(chuàng)新之本[A];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科技人力資源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王凈;;企業(yè)成本管理——伯爾克造紙公司案例分析[A];冶金技術經濟學術論文集[C];2005年

4 王永民;;“人才”是創(chuàng)新之本[A];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專題論壇特邀報告集[C];2008年

5 白英麗;;拜倫的英雄熱情的道德理想透視[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朱幼文;;科普工作拾遺[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1:科學的本源[C];2006年

7 黃勇;;道德動機的兩種觀念:孔孟與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英文)[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愛智和宏道:人文奧運的哲學基礎”哲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8 Derek Morgan;;公民憲法與人類健康(英文)[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全民健康:醫(yī)學的良知與承諾”醫(yī)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9 張波;殷學仁;陳昆松;;脂氧合酶基因家族在獼猴桃果實香氣物質合成過程中的作用與調控研究(摘要)[A];第二屆全國果樹分子生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張上隆;;獼猴桃采后果實冷藏與貨架期脂氧合酶活性和乙烯生成的變化[A];張上隆果樹學文選[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中國社會科學院 田時綱;把哲學轉化為生活方式[N];社會科學報;2009年

2 M.A.格拉納達 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教授、國際布魯諾研究中心主任;田時綱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布魯諾論無限世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M.A.格拉納達 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教授、國際布魯諾研究中心主任 田時綱 譯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布魯諾論宇宙的無限運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記者 麥彩霞;布魯諾·尼埃里中將拜會市領導[N];湛江日報;2010年

5 M.A.格拉納達 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教授、國際布魯諾研究中心主任 田時綱 譯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布魯諾論宇宙的無限性[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王渝生;科學殉道者布魯諾[N];大眾科技報;2003年

7 媒體人士 沈浪;真實布魯諾如何被發(fā)現[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8 ;懂酒店才能設計酒店[N];中國旅游報;2003年

9 本報駐美國記者  唐勇;“開賽車的不愿騎自行車”[N];人民日報;2006年

10 王濤;捷克鼓勵中國企業(yè)開拓市場[N];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克蘇;大全若缺[D];中國人民大學;1998年

2 岳國法;思想修辭化[D];河南大學;2006年

3 郭明哲;行動者網絡理論(ANT)[D];復旦大學;2008年

4 李新云;艾麗絲·默多克小說中的后現代倫理道德觀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5 沈曉紅;伊恩·麥克尤恩主要小說中的倫理困境[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陳連豐;艾麗絲·默多克哲理小說中的薩特存在主義思想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7 徐明鶯;艾麗絲·默多克小說中女性自我身份的解構與重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8 薛春霞;論菲利普·羅斯作品中美國化的猶太性[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郝涂根;仁愛與純潔:哈代小說中新宗教的二維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10 文圣;索爾·貝婁與菲利普·羅斯大屠殺小說中的記憶政治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可;《布魯諾之夢》中的愛與善[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2 沈菲;布魯諾·蒙古齊的設計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3年

3 劉曉雪;布魯諾再認識[D];清華大學;2005年

4 吳波;宗教裁判所的真面目[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5 葛秋菊;道德與自由:《沙堡》中莫爾夫婦的道德探索[D];鄭州大學;2013年

6 陳燕霞;亞洲百合組織培養(yǎng)快繁研究[D];廣西大學;2007年

7 洪宇;從背叛走向自由[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楊開泛;敘事“迷宮”:艾麗絲·默多克小說的時間與空間結構透視[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池佳;兒童文學家Lewis Carroll的數學世界[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10 張博;從墮落到重生[D];吉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94362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94362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dc2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