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法視角下的品特戲劇《歸家》
發(fā)布時間:2017-09-29 18:19
本文關(guān)鍵詞:精神分析法視角下的品特戲劇《歸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哈羅德.品特 《歸家》 精神分析法
【摘要】:哈羅德·品特被公認(rèn)為二十世紀(jì)下半葉英國最杰出的劇作家。正如卡夫卡、普魯斯特以及格雷厄姆·格林一樣,品特已占據(jù)著現(xiàn)代經(jīng)典作家的地位,“品特風(fēng)格的”這一來自其姓氏的形容詞(Pinteresque)已經(jīng)被載入《牛津英語詞典》,更有200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就是明證。 《歸家》是品特早期重要代表作,自1965年以來一直備受關(guān)注。國內(nèi)外的評論家從各個角度對這部作品進(jìn)行了解讀,如作品的話語分析,威脅主題,語言的荒誕性及女性主義研究等方面。但作品怪誕的對話,劇中角色荒唐怪誕的行為,錯綜復(fù)雜的人物關(guān)系且作者品特拒絕解答這些疑惑使得作品依舊迷霧重重。本文試圖在精神分析法的幫助下,走進(jìn)作品人物的內(nèi)心來撥開重重迷霧。 俄狄浦斯情結(jié),人格結(jié)構(gòu)理論和防御機(jī)制是精神分析法的幾個重要方面。本文借助俄狄浦斯情節(jié)對泰迪和馬克斯,萊尼和喬伊的戀母情結(jié)進(jìn)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他們深受俄狄浦斯情節(jié)的影響戀母仇父導(dǎo)致人格結(jié)構(gòu)嚴(yán)重失衡。弗洛伊德的研究成果表明人格結(jié)構(gòu)分為自我,本我和超我。本文經(jīng)過對主要角色的人格結(jié)構(gòu)加以分析發(fā)現(xiàn)過于強(qiáng)大的本我支配著他們的自我和超我使得劇中人物多以個人為中心追尋“快樂原則”。故而萊尼和喬伊仇視自己的父親,父親馬克斯對兒子們也毫無關(guān)懷之情卻對自己的兒媳露絲動了惻隱之心。露絲在本我的驅(qū)使下自愿離開丈夫泰迪而留在泰迪的父親和兄弟身邊充當(dāng)“公共情人”及家庭的“掙錢工具”(妓女),泰迪最終也同意并支持露絲的決定。無力的自我求助于防御機(jī)制以壓制過于強(qiáng)大的本我,可壓抑最終無效投射到了他人身上。露絲的回歸成了父子三人的投射對象,他們的力比多有了投射目標(biāo),因此之前惡劣的家庭關(guān)系也趨于緩和,他們又像以前母親杰西在世時一樣有說有笑的一起用餐聊天。 經(jīng)過上述分析得出結(jié)論:戲劇《歸家》表面上看是泰迪的回家而實質(zhì)上是露絲的歸家,是受俄狄浦斯情節(jié)的影響,人格結(jié)構(gòu)嚴(yán)重失衡,防御機(jī)制壓抑無效的破碎家庭對露絲這一角色的渴望。然而露絲的回家不只是讓這個家庭重回和諧,也不僅僅是露絲回到過去的時光,,而是露絲勇敢追求自由從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新征程。這也是作者品特所欣賞的女性形象。
【關(guān)鍵詞】:哈羅德.品特 《歸家》 精神分析法
【學(xué)位授予單位】:重慶師范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561.07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7
- Contents7-9
- Chapter 1 Introduction9-16
- 1.1 Harold Pinter and The Homecoming9-10
- 1.2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e thesis10-11
- 1.3 Literature Review11-16
- 1.3.1 Related Study Abroad11-13
- 1.3.2 Related Study at Home13-16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6
- Chapter 2 Theoretical Foundation16-23
- 2.1 The Oedipus Complex16-18
- 2.2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18-21
- 2.3 The Defense Mechanism21-23
- Chapter 3 The Homecoming in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analysis23-43
- 3.1 The Oedipus complex in The Homecoming23-28
- 3.1.1 Lenny and Joey’s Oedipus Complex24-27
- 3.1.2 Max and Teddy’s Oedipus Complex27-28
- 3.2 The Structural Model of Personality in The Homecoming28-37
- 3.2.1 Unbalance of Id, Ego and Superego of London Family Members29-32
- 3.2.2 Teddy’s Turbulence in Personality Structure32-34
- 3.2.3 Ruth’s Powerful Id, Weak Ego and Ineffective Superego34-37
- 3.3 The Defense Mechanisms in The Homecoming37-43
- 3.3.1 Lenny’s Depression and Projection38-39
- 3.3.2 Max’s Depression and Projection39-41
- 3.3.3 Ruth’s depression and projection41-43
- Chapter 4 Whose Homecoming?43-48
- 4.1 Teddy’s Homecoming?43-44
- 4.2 Ruth’s Homecoming44-48
- 4.2.1 The Homecoming of Mother — the Savior of the Broken Family44-45
- 4.2.2 The Homecoming of Goddess—Ruth’s Self-fulfillment45-48
- Chapter 5 Conclusion48-50
- Bibliography50-53
- Appendix53-54
- Acknowledgements54
【參考文獻(xiàn)】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何其莘;;品特的探索真相之旅[J];外國文學(xué);2006年02期
2 袁文平;;威脅 荒誕 真實——論品特“威脅性喜劇”的審美特征[J];廣西社會科學(xué);2008年06期
3 張雪;徐彬;;《回家》中豐饒女神的隱喻與精神家園的重建[J];解放軍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9年06期
4 鄭嵩怡;脅迫:存在于荒誕與真實之中──試談品特戲劇的藝術(shù)魁力[J];江蘇社會科學(xué);1998年03期
5 仲穎;陳巧巧;;對品特《歸家》的精神分析法解讀[J];科學(xué)大眾;2007年11期
6 李英姿;;論品特的威脅劇《回家》中的弗洛伊德主義因素[J];時代文學(xué)(下半月);2008年08期
7 陳紅薇;《虛無鄉(xiāng)》:品特式“威脅主題”的演變[J];外國文學(xué)評論;2003年01期
8 華明;;品特戲劇中的女性、女性主義與政治[J];戲劇(中央戲劇學(xué)院學(xué)報);2010年03期
9 方柏林;哈羅德·品特的語言劇[J];戲劇;1996年04期
本文編號:9435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94353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