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文學的文化視野與學科建設——劉登翰研究員訪談錄
發(fā)布時間:2021-10-19 17:19
<正>劉登翰,1937年生于廈門,祖籍福建南安。曾任福建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F(xiàn)為廈門大學兩岸和平發(fā)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專家委員,福建師范大學兩岸文化發(fā)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首席專家。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新詩、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閩臺區(qū)域文化等領域的研究,著有《中國當代新詩史》(與洪子誠合著)、《華文文學的大同世界》《中華文化與閩臺社會》等學術論著和文學創(chuàng)作三十余部,主編《臺灣文學史》《香港文學史》《澳門文學概觀》《雙重經(jīng)驗的跨域書寫——20世紀美華文學史論》等。本刊特委托暨南大學中文系龍揚志副教授采訪劉登翰研究員,現(xiàn)整理出這篇訪談錄,以饗讀者。
【文章來源】:文藝研究. 201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臺港澳文學:分流與整合
二、華文文學的文化屬性與學術范式
三、通往華文文學“大同”之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18年香港文學研究概況[J]. 徐詩穎,肖小娟,何春桃.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20(04)
[2]華文文學研究批評話語的建構——以《全球化與新移民敘事》為中心的考察[J]. 劉雪娥. 現(xiàn)代中國文化與文學. 2019(04)
[3]華文文學研究批評話語的建構——以《全球化與新移民敘事》為中心的考察[J]. 劉雪娥. 現(xiàn)代中國文化與文學. 2020(01)
[4]澳門文學發(fā)展的新思路[J]. 蔣義錚,趙皙. 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4)
[5]文化研究與臺灣“重寫文學史”思潮的耦合[J]. 孔蘇顏,劉小新. 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6)
[6]海外華文文學與中國當代文學敘述的兼容性問題——以嚴歌苓、張翎、陳河研究為例[J]. 劉艷. 當代作家評論. 2018(05)
[7]新世紀海外華文寫作的中國想象[J]. 劉艷. 廣州文藝. 2018(09)
博士論文
[1]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香港小說中的“香港書寫”研究[D]. 徐詩穎.南京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445294
【文章來源】:文藝研究. 201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臺港澳文學:分流與整合
二、華文文學的文化屬性與學術范式
三、通往華文文學“大同”之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18年香港文學研究概況[J]. 徐詩穎,肖小娟,何春桃.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20(04)
[2]華文文學研究批評話語的建構——以《全球化與新移民敘事》為中心的考察[J]. 劉雪娥. 現(xiàn)代中國文化與文學. 2019(04)
[3]華文文學研究批評話語的建構——以《全球化與新移民敘事》為中心的考察[J]. 劉雪娥. 現(xiàn)代中國文化與文學. 2020(01)
[4]澳門文學發(fā)展的新思路[J]. 蔣義錚,趙皙. 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4)
[5]文化研究與臺灣“重寫文學史”思潮的耦合[J]. 孔蘇顏,劉小新. 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6)
[6]海外華文文學與中國當代文學敘述的兼容性問題——以嚴歌苓、張翎、陳河研究為例[J]. 劉艷. 當代作家評論. 2018(05)
[7]新世紀海外華文寫作的中國想象[J]. 劉艷. 廣州文藝. 2018(09)
博士論文
[1]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香港小說中的“香港書寫”研究[D]. 徐詩穎.南京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4452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3445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