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文體分析在《瓦爾登湖》漢譯本對比研究中的運用

發(fā)布時間:2017-04-11 08:22

  本文關(guān)鍵詞:文體分析在《瓦爾登湖》漢譯本對比研究中的運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文體學研究無論是在西方還是在中國均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但總的來說,學術(shù)界對文體學在翻譯學科建設(shè)中的作用認識不足(申丹,2002:7)。文體分析的方法實用性強,適合引入翻譯研究。本文旨在把文體分析的理論運用到《瓦爾登湖》兩個漢語譯本的系統(tǒng)對比研究中,來探討文體分析的方法在散文翻譯批評中的作用。作者選取徐遲的譯本和楊家盛的譯本作為研究對象,描述它們在文體特征方面所存在的差異,分析其不同的文體效果,并考察兩個譯本存在文體差異的原因,以達到公正、客觀地評價它們的目的。 作者首先闡述了文體分析的性質(zhì)、目的及其所包含的要素。文體分析通常關(guān)注文本的獨特性,也就是說在文學文本中,為表達一定的意義,其語言運用的獨特之處何在。這就牽涉到要把一個文本的語言和常規(guī)類型的語篇進行對比分析。因此,文體分析是一種具有很強的比較性的研究活動,它可以應(yīng)用到《瓦爾登湖》兩個譯本的對比研究中。 文體分析的目的:一在于說明文本為什么具有其特定的意義,以及這一特定的意義是怎樣產(chǎn)生的;二在于闡明該文本為什么具有其自身的價值。本文作者力圖在研究中實現(xiàn)這兩個目標,首先詮釋兩個譯本的意義,然后闡明它們所具有的價值,其中第二個目的更難實現(xiàn)。 文體分析包含語言描寫、文本詮釋和價值評價三個要素,本研究融入了這三個基本要素。此外,作者還對不同的文體觀進行了探討。需要指出的是,為分析兩個譯本不同的文體效果,本文只對二者在詞匯、句法和語篇層面的重要的區(qū)別性特征進行描述和闡釋。 作者接下來介紹《瓦爾登湖》的內(nèi)容、風格及其兩個漢譯本。一個由徐遲繼1949年翻譯之后于1982年重譯,經(jīng)上海譯林出版社于2004年再版發(fā)行;另一個由楊家盛于2004年翻譯,經(jīng)天津教育出版社于同年出版。 本文將對這兩個譯本中的詞匯、句法和語篇特征進行對比。作者從語體的正式程度、表情意義、語言表達是否能為當代的讀者所接受及其重要詞匯的出現(xiàn)頻率四個方面入手,來探討兩個譯本在詞匯層面的差異。通過對比分析所選取的語料,作者發(fā)現(xiàn)以下幾點:首先,楊譯本中的選詞不及徐譯本中對應(yīng)的表達正式;其次,楊譯本中的選詞更富有感情色彩;再次,徐譯本中的有些表達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不那么常見;此外,“人類”和“大自然”這兩個重要的詞匯在楊譯本中出現(xiàn)的頻率高于徐譯本。 從句法層面來講,徐譯本中存在普遍的歐化現(xiàn)象,而楊譯本則沒有表現(xiàn)這一特征。本文主要從句子的結(jié)構(gòu)和主語的使用情況著眼,對這兩個譯本進行對比分析。對當代的讀者來說,徐譯本中的句法與當代漢語的句法有一定距離,讀起來不自然;而楊譯本中的句法則相對靈活,更容易為當代的讀者接受。 作者進一步分析了兩個譯本在詞匯和句法層面存在差異的內(nèi)外原因,主要是由漢語所受的外部影響和內(nèi)在變化所致。自從開展白話文運動以來,漢語書面語不斷受到印歐語言,尤其是英語的影響。當時漢語通過翻譯活動直接或間接地被英語“感染”了,出現(xiàn)了歐化趨勢。除了外部因素以外,漢語本身也在逐漸發(fā)生變化。徐譯本中的一些詞匯可以被當時的讀者接受,但現(xiàn)在這些詞匯已很少用,甚至已被淘汰。相比之下,楊譯本中對應(yīng)的詞匯當今的讀者則更熟悉,更容易接受。此外,口語化表達是當代散文語言發(fā)展的總趨勢,這正是楊譯本中的詞匯不像徐譯本中的詞匯那么正式的原因之所在。 在語篇層面,作者研究發(fā)現(xiàn),徐遲以單詞為翻譯單位,拘泥于原文的字面意義,其譯本基本上遵循了原語語篇的范式;楊家盛則更多的考慮了語篇層面,對原語語篇的范式進行了一些適當?shù)恼{(diào)整,并且還考慮到了語篇意義的連貫性和一致性,其譯本更符合譯語的表達習慣,更容易為當代的讀者所接受。 作者在事實依據(jù)的基礎(chǔ)之上,得出如下結(jié)論: ①.楊譯本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富有生態(tài)意蘊,其語言形式更容易為當代讀者所接受。 ②.楊譯本主要以譯語為中心,徐譯本則主要以原語為中心,所以楊譯本讀起來更像漢語本族文學作品,而徐譯本讀起來則更像是翻譯文學作品。 ③.與徐譯本相比,楊譯本所傳達的意義更貼近原作。 最后,作者需要強調(diào)的是本研究旨在給文體分析在譯本對比研究中的運用提供一個新的視角。在運用文體分析進行譯本的對比研究時,不僅應(yīng)該描述和解釋譯本的文體差異,,還應(yīng)該探尋導致這些差異的內(nèi)外因素。此外,作者還需要指出的是生態(tài)文學和生態(tài)批評是當前很熱門的話題,所以本文所選取的研究對象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瓦爾登湖》的生態(tài)文學價值已經(jīng)得到認可,但其漢譯本的系統(tǒng)研究卻很少有人做過,對于楊譯本的系統(tǒng)研究,迄今為止尚無人問津。作者希望通過這一生態(tài)文學作品《瓦爾登湖》在中國譯介的個案研究,能引起中國翻譯學者對該類文學作品進行翻譯研究的興趣。然而,本研究是徐譯本和楊譯本的系統(tǒng)對比研究的初次嘗試,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待繼續(xù)深入。
【關(guān)鍵詞】:文體分析 《瓦爾登湖》 譯本對比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I046;H315.9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 in Chinese5-7
  • Abstract in English7-11
  • 1.Introduction11-13
  • 2.Theoretical Framework13-17
  • 2.1 Stylistic analysis13-16
  • 2.1.1 Nature of stylistic analysis13-14
  • 2.1.2 Goals of stylistic inquiry14
  • 2.1.3 Components and procedure of stylistic inquiry14-16
  • 2.2 Different views on style16-17
  • 3.Introduction to Walden and Its Chinese versions17-21
  • 3.1 Introduction to Walden17-18
  • 3.1.1 Its content17
  • 3.1.2 Its style17-18
  • 3.2 Introduction to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18-21
  • 3.2.1 Xu Chi's version19-20
  • 3.2.2 Yang Jiasheng's version20-21
  • 4.Lexical and Syntactic Features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21-39
  • 4.1 Lexical level21-31
  • 4.1.1 Degree of formality21-22
  • 4.1.2 Emotional coloring22-27
  • 4.1.3 Frequency of the lexical items "人類" and "大自然"27-30
  • 4.1.4 Acceptability of lexical items30-31
  • 4.2 Syntactic level31-36
  • 4.2.1 Sentence structure31-34
  • 4.2.2 Use of subject34-36
  • 4.3 Causes of different lexical and syntactic features36-39
  • 5.Discourse Features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39-47
  • 5.1 Adjustment of canonical form39-42
  • 5.2 Causes of different discourse features42-47
  • 6.Conlusion47-50
  • Bibliography50-51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徐嬌;《荷塘月色》兩個英譯本比較分析—文學文體學的視角[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趙明哲;翻譯美學視角下《瓦爾登湖》漢譯本情感建構(gòu)的分析[D];山西師范大學;2013年

3 李曉燕;從翻譯適應(yīng)選擇論看《瓦爾登湖》漢譯中譯者的主體性[D];河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關(guān)鍵詞:文體分析在《瓦爾登湖》漢譯本對比研究中的運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867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9867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ba64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