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學視角下《聊齋志異》官職相關詞語英譯
發(fā)布時間:2017-04-09 12:21
本文關鍵詞:符號學視角下《聊齋志異》官職相關詞語英譯,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聊齋志異》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集,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本文從符號學的角度切入,以莫里斯(Morris)提出的三種符號學意義——言內(nèi)意義、指稱意義和語用意義為理論基礎,在官職相關詞語的符號學意義的基礎上,對《聊齋志異》大中華文庫譯本中的官職相關詞語英譯進行了評析。 本文將《聊齋志異》中的官職分為實際存在的官職和虛擬官職兩類。實際存在的官職進一步分為泛指官職和實指官職;虛擬官職則分為天界官職和陰間官職。本文也對譯本進行了分析,考察官職的翻譯是否能很好地體現(xiàn)相關詞語的符號學意義。本文認為,對于實際存在的官職來說,泛指官職體現(xiàn)的意義較為多元,需要根據(jù)情況具體分析;而實指官職的實指意義則較為重要。對于虛擬官職,在注意傳達實指意義的同時,還需注意減少不必要的語用意義。有時這兩類官職也涉及言內(nèi)意義,可采取適當?shù)牟呗赃M行彌補。 本文通過分析《聊齋志異》中實際存在的官職和虛擬官職的翻譯,意在填補中國典籍官職翻譯研究的部分空白,希望對將來中國經(jīng)典英譯中的官職相關詞語翻譯提供參考。
【關鍵詞】:《聊齋志異》 符號學理論 官職翻譯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 致謝3-4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圖目7-8
- 一、引言8-11
- 1.1 《聊齋志異》及其英譯本介紹8-9
- 1.2 研究意義9-10
- 1.3 論文結構10-11
- 二、文獻綜述11-14
- 2.1 《聊齋志異》翻譯研究綜述11-12
- 2.2 官職詞語翻譯現(xiàn)有研究12-14
- 三、理論框架14-17
- 3.1 符號學理論概述14-15
- 3.2 符號學理論在翻譯研究中的應用15-16
- 3.3 官職相關詞語的符號學意義16-17
- 四、《聊齋志異》實際存在官職翻譯策略分析17-27
- 4.1 《聊齋志異》官職綜述17-18
- 4.2 實際存在官職翻譯策略18-27
- 4.2.1 泛指官職翻譯策略18-21
- 4.2.2 實指官職翻譯策略21-27
- 五、《聊齋志異》虛擬官職翻譯策略分析27-33
- 5.1 虛擬官職概述27
- 5.2 天界官職翻譯策略27-29
- 5.3 陰間官職相關詞語翻譯29-33
- 六、結論33-34
- 參考文獻34-3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文軍;馮丹丹;;國內(nèi)《聊齋志異》英譯研究:評述與建議[J];蒲松齡研究;2011年03期
2 吳芳;張龍寬;;簡論中國古代官職名稱翻譯[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11期
3 趙瓊;;從符號學視角看《紅樓夢》歇后語翻譯中的文化差異與意義傳遞[J];湘南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4 盧冰;;譯者的選擇與適應——以《紅樓夢》中官職英譯為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5 趙杏根;論我國舊小說中的地獄和閻王[J];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03期
6 謝全文;;符號學視角下翻譯的意義缺失與補償[J];海外英語;2012年17期
7 周幸;周恬;;符號學對翻譯的啟示[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8 杜家驥;清代官員選任制度述論[J];清史研究;1995年02期
9 田耘;玉皇大帝的由來[J];世界宗教文化;1998年03期
10 李海軍;;追隨蒲松齡的足跡——《聊齋志異》英譯概述[J];外國語文;2009年05期
本文關鍵詞:符號學視角下《聊齋志異》官職相關詞語英譯,,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52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95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