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性別”理論的中西兩地視野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19:32
社會性別是西方女性主義的核心概念,它的產(chǎn)生是女性主義運動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傳統(tǒng)本質(zhì)主義者認為,社會性別是個體天生具有的特性。在西方第二次婦女解放浪潮中,西方女性主義者把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區(qū)分開來,認為社會性別并不是女性或男性內(nèi)在的特質(zhì),而是社會建構(gòu)的產(chǎn)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價值觀規(guī)范了兩性在社會活動中的行為準則,并且被不斷強化,而性別的自然差異,只是性別的社會差異的前提。 波伏娃的論斷“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造成的”揭示出了婦女受壓迫的根源,成為社會性別理論的基礎。米莉特的《性的政治》首次從權(quán)力的視角來審視全球范圍內(nèi)的兩性關(guān)系,把斗爭的目標指向了父權(quán)制,指出在我們的社會秩序中,是男人按天生的權(quán)力對女人實施的支配。蓋爾·魯賓提出了“性/社會性別制度”的新概念,她認為每個社會都有一套組織人類性生活和種族繁衍的社會制度,這種制度將女性作為天然的材料接受并做成馴化的女人產(chǎn)品。瓊·W·斯科特看到了魯賓的不足,即她主要將社會性別局限在親屬制度的領(lǐng)域內(nèi)。社會性別的定義需要擴大,使其包括親屬關(guān)系,又要包括勞動市場、教育制度、政治制度。 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來,社會性別理論不斷受到來自黑人女性...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導言
一、社會性別理論在西方的發(fā)展
(一) 社會性別概念在西方的磋商較量
1、“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造成的”—社會性別理論的基點
2、《性的政治》—女權(quán)主義批評著作之‘母’和先鋒
3、《婦女交易》—從父權(quán)制到社會性別制度
4、社會性別—歷史分析的一個有效范疇
5、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區(qū)分的艱難—司格特對社會性別的進一步思考
6、邊緣的邊緣—貝爾·胡克斯的黑人女性主義理論
7、婦女是鐵板一塊的主體嗎?—莫漢蒂對“婦女”作為普遍范疇的質(zhì)疑
8、消滅“女人”—酷兒理論對社會性別的解構(gòu)
(二) 對西方社會性別理論的綜合考察
(三) 西方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發(fā)展脈絡
二、社會性別理論在中國的接受與傳播
(一) sex與gender翻譯中的差異
(二) 社會性別理論的本土化之思
(三) 社會性別理論影響下的中國文學批評的發(fā)展
三、社會性別理論意義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性屬/社會性別[J]. 王曉路. 外國文學. 2005(01)
[2]走入高校的女性文學與女性主義理論——“女性文學與文化”學科建設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J]. 李東曉,閻華.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5)
[3]女性文學批評本土化過程中的語境差異[J]. 屈雅君. 婦女研究論叢. 2003(02)
[4]將性別意識納入決策主流的討論[J]. 李慧英. 婦女研究論叢. 1996(03)
本文編號:2898129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導言
一、社會性別理論在西方的發(fā)展
(一) 社會性別概念在西方的磋商較量
1、“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造成的”—社會性別理論的基點
2、《性的政治》—女權(quán)主義批評著作之‘母’和先鋒
3、《婦女交易》—從父權(quán)制到社會性別制度
4、社會性別—歷史分析的一個有效范疇
5、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區(qū)分的艱難—司格特對社會性別的進一步思考
6、邊緣的邊緣—貝爾·胡克斯的黑人女性主義理論
7、婦女是鐵板一塊的主體嗎?—莫漢蒂對“婦女”作為普遍范疇的質(zhì)疑
8、消滅“女人”—酷兒理論對社會性別的解構(gòu)
(二) 對西方社會性別理論的綜合考察
(三) 西方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發(fā)展脈絡
二、社會性別理論在中國的接受與傳播
(一) sex與gender翻譯中的差異
(二) 社會性別理論的本土化之思
(三) 社會性別理論影響下的中國文學批評的發(fā)展
三、社會性別理論意義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性屬/社會性別[J]. 王曉路. 外國文學. 2005(01)
[2]走入高校的女性文學與女性主義理論——“女性文學與文化”學科建設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J]. 李東曉,閻華.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5)
[3]女性文學批評本土化過程中的語境差異[J]. 屈雅君. 婦女研究論叢. 2003(02)
[4]將性別意識納入決策主流的討論[J]. 李慧英. 婦女研究論叢. 1996(03)
本文編號:28981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89812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