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的《老保姆的故事》翻譯實踐報告
發(fā)布時間:2017-04-01 18:06
本文關鍵詞:基于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的《老保姆的故事》翻譯實踐報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哥特小說作為一種獨特的小說形式,,其中往往籠罩著神秘和恐怖的氣氛,充滿懸念,具有獨特的藝術震撼力。國內(nèi)對于哥特小說的翻譯多是總論性質的,很少研究某本哥特小說具體的翻譯策略方法,《老保姆的故事》是蓋斯凱爾夫人哥特小說集中十分有代表性的一篇,尚無學者對這篇哥特小說的翻譯進行研究。哥特小說翻譯的難點和重點就在于原文神秘恐怖氣氛的生動傳達,和小說主題的準確領悟,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正好強調(diào)原文和譯文的“效果對等”,所以本報告擬以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為理論基礎,探討哥特小說中氣氛及主題翻譯策略及方法,以期達到奈達功能對等中的文體對等。 在確定翻譯的理論支撐后,作者對哥特小說的定義及文體特征,蓋斯凱爾夫人哥特小說的文體特征以及奈達的動態(tài)對等理論的核心及四步說進行了簡單的介紹,通過對這些背景知識的了解和掌握,作者可以在翻譯策略及方法上做出謹慎的選擇。通過分析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經(jīng)驗,作者總結運用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翻譯哥特小說的策略。本報告發(fā)現(xiàn):(1)對于哥特小說中恐怖氣氛的翻譯,大多時候采取直譯的策略,讓讀者更直觀的去感受原文中恐怖的氣氛,讓讀者在閱讀譯文時可以更如臨其境,這樣的譯文生動而地道,便于讀者理解原文,產(chǎn)生共鳴;(2)對于哥特小說主題的翻譯,則需要一分為二的看待:對于原文和譯文在語義文化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可以采取直譯,但是如果原文和譯文在語義文化方面不同甚至相悖的時候,則需要轉換翻譯策略,改用意譯或者改譯的策略來翻譯出原文的真正涵義。 本報告以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為理論支撐,以蓋斯凱爾夫人《老保姆的故事》為個案研究,通過對此篇哥特小說的翻譯分析,討論哥特小說的翻譯策略及理論意義,幫助譯者解決哥特小說翻譯中的實際難題,歸納總結如何使譯語讀者通過恐怖氣氛的描寫體會小說所要表達的深刻主題,即實現(xiàn)哥特小說翻譯的等效的方法。
【關鍵詞】:哥特小說 功能對等理論 翻譯策略
【學位授予單位】:魯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6-7
- 摘要7-8
- Contents8-9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9-13
-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9-11
- 1.2 Descrip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11-12
- 1.3 Contents and Structure of the Report12-13
- Chapter Two Cross Refere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the Translated Texts13-52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Commentary52-71
- 3.1 Gothic tale: Definition and Stylistic Features52-55
- 3.1.1 Definition of Gothic Tale52-53
- 3.1.2 Stylistic Features of Gothic Tale53-54
- 3.1.3 Stylistic Features of Mrs. Gaskell’s Gothic Tales54-55
- 3.2 Translating The Old Nurse’s Story based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55-71
- 3.2.1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the Atmosphere in The Old Nurse’s Story56-64
- 3.2.2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the Theme in The Old Nurse’s Story64-71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71-73
- References73-7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偉f ;崇高理論:哥特式小說創(chuàng)作的基礎與思想資源[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於鯨;;英美哥特小說與中國[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3 胡亦樂;;試論蓋斯凱爾夫人筆下的婦女形象[J];山東外語教學;1991年04期
4 王秋榮;丁子春;;無產(chǎn)者戰(zhàn)斗的畫卷——評蓋斯凱爾夫人的《瑪麗·巴頓》[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01期
本文關鍵詞:基于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的《老保姆的故事》翻譯實踐報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10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8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