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譯者主體性視角看張愛玲中英自譯小說
本文關(guān)鍵詞:從譯者主體性視角看張愛玲中英自譯小說,,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傳統(tǒng)的翻譯研究側(cè)重對翻譯策略,技巧以及翻譯目的的研究,以原語為中心的翻譯觀確立了原文的不可動搖的權(quán)威地位,而翻譯卻被視為是對原文的簡單模仿和再現(xiàn)。這種翻譯觀,忽略了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使得譯者在翻譯研究中一直處于邊緣地帶,成為了“隱形人”。 西方翻譯研究出現(xiàn)“文化轉(zhuǎn)向”之后,特別是闡釋學(xué)理論在翻譯研究中的廣泛應(yīng)用之后,翻譯理論家才開始越來越重視作為翻譯過程中最重要的主體之一—譯者的重要性。譯者從來不是不帶任何特點和感情色彩的機(jī)器。在翻譯的整個過程中,涉及到作者、譯者和讀者三個主體,而譯者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主體。盡管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制約了其主體性發(fā)揮。但是,譯者在很多方面還是可以其相對的主動性,比如在挑選文本,對原文的理解和譯語的重構(gòu)等方面,譯者的個人經(jīng)歷、思想感情、動機(jī)態(tài)度,社會關(guān)系等諸多方面將不可避免的參與、融入其中。 張愛玲是中國20世紀(jì)杰出的作家,同時也是偉大的女性翻譯家。她的很多作品被廣泛研究,但是她的翻譯作品和小說比起來,受關(guān)注較少,對其自譯小說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張愛玲有為數(shù)眾多的自譯作品,而且其自譯的風(fēng)格也很有特色,本文從譯者主體性的視角,來解讀張愛玲的中英自譯小說。在翻譯過程中,要客觀的看待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既不可以夸大,也不可以低估。 張愛玲的中英自譯小說充分體現(xiàn)了譯者的主體性。首先,在文本選擇上,譯者享有充分的自由,張愛玲嘗試了多種翻譯活動,她也翻譯了一些外國文學(xué)作品,如《老人與!,但是在她自己的作品中,只選擇性的翻譯了幾部,這充分說明了譯者在翻譯文本選擇上的主體性。對于翻譯目的,自譯和翻譯不同。自譯改變了以往翻譯中“一仆二主”的翻譯關(guān)系,使得翻譯活動的讀者得到了更多的關(guān)注。而張愛玲具有較強(qiáng)的讀者意識,為了使譯文符合讀者的期望,她時常會對原文進(jìn)行修訂和改正。最后,由于原語和譯語在本質(zhì)上的差異,所以在翻譯過程中,多處采用了增補或刪減的翻譯策略。譯者在發(fā)揮主體性的同時,不可避免的受到來自文本、語言、文化的制約和影響。由此看出,張愛玲的白譯小說是譯者發(fā)揮主體性和各方面因素共同制約的結(jié)果。最后,得出結(jié)論,在翻譯理論研究中,翻譯理論建立和翻譯策略研究應(yīng)考慮譯者主體性的影響。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既要發(fā)揮主體性,同時也要深刻理解異質(zhì)文化,并在翻譯活動中,積極促進(jìn)文化介入,消除文化隔閡,更好的促進(jìn)文化交流。
【關(guān)鍵詞】:譯者主體性 張愛玲中英自譯小說 彰顯 制約
【學(xué)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3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0-11
- 1.2 Research Purpose11
-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11
- 1.4 Research Questions11-12
- 1.5 Research Methodology12
- 1.6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2-13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3-18
- 2.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Eileen Chang and Her Self-translation13-14
- 2.2 Previous Study on Eileen Chang's Self-translation14-16
- 2.3 Research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broad16-17
- 2.4 Research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China17-18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18-24
- 3.1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Translator's Subjectivity18
- 3.2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18-20
- 3.3 Constraints on Tinslator's Subjectivity20-24
- Chapter Four Manifestation and Restriction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in Eileen Chang's Self-Translation24-50
- 4.1 The Choice of Source Text24-26
- 4.2 The Fulfillment of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26-28
- 4.3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28-44
- 4.4 Restrictions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Eileen Challg's C-E Self-1.1 translation44-50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0-56
- 5.1 Major Findings50-51
- 5.2 Implications51-53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53-56
- Bibliography56-58
- Acknowledgements58-59
- About the Author59
【參考文獻(xiàn)】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娟;;論張愛玲小說的心理描寫[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8年01期
2 趙瑛瑛;論英漢互譯中的增補翻譯[J];合肥工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4年05期
3 陳吉榮;;談本位論觀照之下的《金鎖記》自譯[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7年10期
4 王曉鶯;;張愛玲的中英自譯:一個后殖民理論的視點[J];外國語文;2009年02期
5 孫致禮;譯者的克己意識與創(chuàng)造意識[J];上?萍挤g;2000年01期
6 高寧;論譯者的主體性地位——兼論翻譯標(biāo)準(zhǔn)的設(shè)立原則[J];上?萍挤g;1997年01期
7 王東風(fēng);翻譯文學(xué)的文化地位與譯者的文化態(tài)度[J];中國翻譯;2000年04期
8 許鈞;“創(chuàng)造性叛逆”和翻譯主體性的確立[J];中國翻譯;2003年01期
9 查明建,田雨;論譯者主體性——從譯者文化地位的邊緣化談起[J];中國翻譯;2003年01期
10 王東風(fēng);翻譯研究的后殖民視角[J];中國翻譯;2003年04期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馬若飛;張愛玲翻譯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xué);2007年
本文關(guān)鍵詞:從譯者主體性視角看張愛玲中英自譯小說,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98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59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