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華文學場域的原生態(tài)考察——副刊研究建構的意義初探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sort out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hua literary supplement, and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supplement research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fulcrum of Mahua literature research to the history of Mahua literature and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research of Mahua litera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supplement research can not only enrich the content of Ma Hua literature history, but also serve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investigate Mahua's ecological lit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Fang Xiu and Yang Songnian. Under the work of the two forefathers, the study of Mahua literary supplement before the war has established a certain foundation, but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blank in the study of Mahua literary supplement after the war. How to further construct the study of Mahua literary supplement, in order to deepen the internal and extension research of Mahua literary field, and adjust the research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changing law of Malaysian Chinese newspaper media ecology, this is the current difficulty in the study of literary supplement.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中文系;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文系;
【分類號】:I338.0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趙穎;;新加坡華文舊體詩綜論[J];絲綢之路;2012年20期
2 蘇永延;;論馬華文學的現(xiàn)代主義創(chuàng)作潮流[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古遠清;方修:馬華文學史研究第一人[J];華文文學;2002年01期
2 流軍;馬華文學的淵源與發(fā)展(摘錄)[J];世界華文文學論壇;1991年02期
3 蕭村;;功垂竹帛 三文翁——記三位榮獲“馬華文學獎”的作家[J];僑園;1996年01期
4 周寧;僑民文學·馬華文學·新華文學——試論新加坡華文文學發(fā)展的三個階段[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1年01期
5 陳劍暉;;執(zhí)著與堅守精神的象征——方修的人格色彩、心靈特質及馬華文學史研究[J];華文文學;2010年02期
6 朱崇科;本土性的糾葛——淺論馬華文學史書寫的主線貫穿[J];學海;2003年02期
7 王蒙 ,雷達 ,楊匡漢 ,古遠清 ,馬相武;華文文學五人談[J];南方文壇;1997年05期
8 周寧;重整馬華文學獨特性[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4年01期
9 陳大為;一個跨疆界、跨文化的研究個案──世華研究平臺上的當代馬華文學[J];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04期
10 欽鴻;新馬華文文學及其九十年代的發(fā)展[J];華文文學;1995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王樹福;馬華文學的生與變[N];文藝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魏影秋;攜手聯(lián)誼 共訴衷情[N];汕頭日報;2009年
3 ;新加坡成立“新華文學館”[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4 記者 樓乘震;王文興榮獲世界華文文學獎[N];深圳商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謝詩堅;中國革命文學影響下的馬華左翼文學(1926-1976)[D];廈門大學;2007年
2 張晶;東南亞華文詩歌的中國想象[D];武漢大學;2010年
3 劉立娟;東南亞華文文學流脈的跨文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4 趙穎;新加坡華文舊體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慧;馬華文學中的“新村”敘事[D];暨南大學;2012年
2 舒勤;馬華當代小說中父親形象的嬗變[D];暨南大學;2006年
3 黃素華;馬華文學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D];廈門大學;2001年
4 鄭成全;馬來西亞當代華文作家愛薇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5 顏泉發(fā);分流與整合[D];暨南大學;2002年
6 魏淑琴;論陳大為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故鄉(xiāng)情結[D];浙江大學;2008年
7 吳曉芬;雙重邊緣的女性書寫[D];廣西民族大學;2008年
8 劉景松;新華紀游文學的現(xiàn)代意義[D];廈門大學;2001年
9 黃羨羨;90年代馬華文學論爭的一種回顧及反思[D];暨南大學;2007年
10 羅潔;《華文文學》對東南亞文學的傳播與研究[D];汕頭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113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51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