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學翻譯中譯文的文學性再現(xiàn)——以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66首兩個中譯本為例
本文關(guān)鍵詞:論文學翻譯中譯文的文學性再現(xiàn)——以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66首兩個中譯本為例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文學性再現(xiàn) 文學翻譯 十四行詩譯本
【摘要】:"文學性"這一概念在文學翻譯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本文通過梳理文學性的內(nèi)涵和文學翻譯的本質(zhì),探討文學性再現(xiàn)在文學翻譯中的重要性。以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66首兩個中譯本為例,從音韻、選詞和修辭手段分析兩個漢譯本的文學性再現(xiàn)特征,以期為英語格律詩體的漢譯提供有益借鑒。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guān)鍵詞】: 文學性再現(xiàn) 文學翻譯 十四行詩譯本
【分類號】:H315.9;I046
【正文快照】: 一、文學性與文學翻譯(一)文學性的內(nèi)涵“文學性”最初于1921年由俄國形式主義學者Roman?Jacobson提出,他認為,“文學研究的對象并非文學,而是‘文學性’,即那種使特定作品成為文學作品的東西”[1](P78)。嚴格來說,“文學性”這個術(shù)語是一個邏輯上的模糊概念,其范疇和范疇特質(zhì)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淑芳;;淺議譯者在文學翻譯中的角色[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9期
2 彭娟;;文學翻譯中“信”與“達”的實現(xiàn)[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05期
3 張曉雪;;翻譯之計,在于平衡——談文學翻譯的策略抉擇與調(diào)和[J];復(fù)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12年02期
4 陳海生;;試析文學翻譯中的對立統(tǒng)一原則[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5 田德蓓;文學翻譯中的文化差異[J];外國文學研究;2001年01期
6 周亮亮;彭辰寧;;文學翻譯中的忠實與對等[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7 汪慶華;;中國文學翻譯的歸化與異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8 陸曉燕;;淺議音樂指揮與文學翻譯之共性[J];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02期
9 張建英;梁瓊琳;;淺析文學翻譯中的文化再現(xiàn)與文化誤導(dǎo)——以Robinson Crusoe兩個譯本為例[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2年09期
10 龔人放;談?wù)勎膶W翻譯[J];俄羅斯文藝;2000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靜;;女性主義框架下的《水滸傳》翻譯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張傳彪;;對“異化”的困惑與思考[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叢滋杭;;論文學翻譯的復(fù)雜性[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shè)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侯雪莉;文學翻譯中的自譯策略研究[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3年
2 萬茜茜;前景化理論關(guān)照下《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兩個中譯本的比較[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8899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88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