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第一部分選譯(英譯漢)及翻譯研究報告
本文關(guān)鍵詞:《某人》第一部分選譯(英譯漢)及翻譯研究報告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愛麗絲·麥克德莫特 某人 翻譯難點 翻譯策略 功能對等理論
【摘要】:本文系基于小說《某人》起始部分英漢翻譯的研究報告。該小說作者愛麗絲·麥克德莫特是一位美國女性作家,也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人文科學系的一名教授。她出版過7部小說并于1998年憑借小說《迷人的比利》榮獲國家圖書獎!赌橙恕芬嗍2013年國家圖書獎最終入圍作品。該小說講述的是一位美籍愛爾蘭裔女性瑪麗的一生。小說的開頭部分以倒敘的方式從瑪麗7歲的一天開始講起,然后逐步描繪出瑪麗生活的愛爾蘭社區(qū)的方方面面。該部分為故事后續(xù)的發(fā)展,瑪麗的成長及其性格的形成做了鋪墊。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譯者遇到了許多問題,并在報告中列出:(1)詞匯層面的問題。在詞匯層面上,原文中一些詞匯和表達并不能與字典釋義一一對應(yīng),這給譯者的理解造成了困擾,更不要說是進行翻譯了。(2)句法層面的問題。在句法層面,該小說中的一些句子為省略或復雜句,因而常常給譯者帶來理解上的困難。(3)篇章層面的問題。在篇章層面上,譯者需要將譯文視作一個整體,盡量使譯文的不同部分統(tǒng)一于相同的文體風格,從而使譯文更具可讀性。 該項目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所選文本及其漢語翻譯。第二部分是翻譯的研究報告。在報告中記錄了譯者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相應(yīng)的解決方法。為解決這些問題,譯者參考了在MTI(翻譯專業(yè)碩士)課程中學到的理論和技巧,特別是尤金·柰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在解決詞匯層面問題上,選詞和詞性轉(zhuǎn)換必須基于對原文的準確理解,任何與字典釋義產(chǎn)生的偏差都必須以原文為依據(jù)。在解決句法層面問題上,句子重構(gòu)和分譯是最為有效的策略,重構(gòu)是通過重新安排句子結(jié)構(gòu)使譯文更流暢更具可讀性。分譯法是指將原文分譯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主要應(yīng)用于省略句。在解決篇章層面問題上,增補和合并是主要策略。增補是為了使譯文傳遞的意義更完整,增補一些詞匯或信息。而合并則是將一些表達相同含義的短句或詞組組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整體。 本翻譯項目的意義在于向讀者介紹了一位在當代美國文壇已有很高聲譽卻尚未被中國讀者認可的作家。希望該譯文及報告能彌補填補這個空白。
【關(guān)鍵詞】:愛麗絲·麥克德莫特 某人 翻譯難點 翻譯策略 功能對等理論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 Abstract3-5
- 摘要5-6
- Contents6-7
- Part 1 Translation7-51
- 1.1 The Original Text7-31
- 1.2 The Translated Text31-51
- Part 2 Critical Commentary51-68
- 2.1 Introduction51-52
- 2.1.1 Introduction to the Novel Someone and the Author McDermott51-52
- 2.1.2 Significance and Originality of the Translation52
- 2.2 Key Point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52-67
- 2.2.1 Lexical level53-57
- 2.2.1.1 Word Choosing54-56
- 2.2.1.2 Conversion56-57
- 2.2.2 Syntactic level57-62
- 2.2.2.1 Recasting58-60
- 2.2.2.2. Division60-62
- 2.2.3 Textual level62-67
- 2.2.3.1. Amplification62-64
- 2.2.3.2 Combination64-67
- 2.3 Conclusion67-68
- Bibliography68-69
- Acknowledgements69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方方;單詞的內(nèi)涵與文化背景的密切關(guān)系[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袁梅;“花”的英譯種種與文化信息傳遞的思考[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3 林莉蘭;;英、漢習語的文化內(nèi)涵及其翻譯[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4 劉湘屏;;論漢英翻譯中社交指示語的語用等值[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5 彭雅英;;《永別了,武器》兩譯本的審美比較[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楊方林;英漢習語的文化內(nèi)涵差異及其互譯[J];巢湖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7 曹曉虹;從英漢互譯看成語、諺語中比喻的譯法[J];池州師專學報;2003年02期
8 汪小祥;;論翻譯中文體風格的再現(xiàn)[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9 胡澎;;歸化和異化:外國電影的片名翻譯[J];電影文學;2011年16期
10 祝朝偉;從“等值”概念的產(chǎn)生看中西文化的差異[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吉靈娟;;論文化翻譯與文學翻譯的意境傳達[A];福建省首屆外事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侯國金;語用標記等效原則[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2 王曉鳳;郭建中翻譯思想與實踐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佳嶷;關(guān)聯(lián)理論視閾下漢語稱謂語英譯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郭亞銀;論文學作品中的語用模糊及其翻譯[D];蘭州大學;2011年
3 衡清芝;法律文化缺省及翻譯補償[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4 姜瑜;切斯特曼期待規(guī)范論視角下的法律翻譯[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5 陳靜;唐宋詩詞中典故英譯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陳冰;翻譯中的功能對等[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7 朱曉菲;李白詩歌中數(shù)字的模糊性及其翻譯[D];寧波大學;2011年
8 曹曉虹;論語境的意義加工功能[D];安徽大學;2003年
9 高玉蘭;語境與翻譯[D];安徽大學;2003年
10 尹青;語言語境與非語言語境對翻譯的影響[D];廣西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7600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760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