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食”與“滋養(yǎng)”:食人主義理論視角下的林譯解讀
發(fā)布時間:2017-08-30 14:37
本文關鍵詞:“吞食”與“滋養(yǎng)”:食人主義理論視角下的林譯解讀
更多相關文章: 食人主義 林譯 改寫 吞食 滋養(yǎng)
【摘要】:食人主義認為"翻譯是一種輸血",主張"吞食"并創(chuàng)造性地改寫原文,把外來文化融入本土的文化模式和傳統(tǒng),以此豐富和滋養(yǎng)本土文化。該理論為闡釋林紓的翻譯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從原文選擇來看,林紓翻譯的是"強者"文化;從翻譯策略來看,林紓采取的是"食人"翻譯策略——改寫;從"食人"的效果來看,本土文化從其翻譯中獲得"滋養(yǎng)"與"力量"。
【作者單位】: 湖南科技大學;
【關鍵詞】: 食人主義 林譯 改寫 吞食 滋養(yǎng)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英漢對比視角下作為重寫的翻譯過程研究”(13BYY044)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西學東漸與清末民初譯名問題研究”(13YJC740136) 湖南省教育廳社會科學基金(12C0139)
【分類號】:H059;I046
【正文快照】: 引言林紓(1852~1924),一位不懂外文的桐城派古文學家,機緣巧合,踏上了翻譯之路,與他的口譯者共譯出183部外國小說,獲得“譯才并世屬嚴林”的美譽,成就了中國翻譯史上的“林譯小說”!傲肿g”其實是口譯者與筆錄者林紓共同再創(chuàng)造的結果。林譯現(xiàn)象的發(fā)生,除開林紓個人的機緣巧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班柏;;林譯《歇洛克奇案開場》研究[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本文編號:7598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759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