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古典詩學風格論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2 02:35
中印都具有豐富且深厚的古典詩學風格論,中國古典詩學風格論初創(chuàng)于曹丕的《典論·論文》,深化于陸機的《文賦》,到了劉勰的《文心雕龍》已經(jīng)比較成熟,再到鐘嶸的《詩品》、皎然的《詩式》、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有所豐富,最后到嚴羽的《滄浪詩話》已經(jīng)成熟,而姚鼐的《復魯絜非書》《海愚詩鈔序》有所補充。印度古典詩學風格論初創(chuàng)于婆羅多的《舞論》,到了檀丁的《詩鏡》已經(jīng)比較成熟,再到伐摩那的《詩莊嚴經(jīng)》已經(jīng)成熟,最后到恭多迦的《曲語生命論》有所創(chuàng)新。中印古典詩學風格論的匯通之處在于都具有內(nèi)容、形式、方法和效果四合一的風格內(nèi)核,都認可風格的可組合性。究其原因,中國天人合一思想和印度梵我一如思想都具有整體性、統(tǒng)一性和協(xié)調(diào)、和諧的特點。中印古典詩學風格論的不同之處在于:中國古典詩學風格論注重個人風格,而印度古典詩學風格論對個人風格一帶而過。究其原因,中國是抒情傳統(tǒng),印度是史詩敘事傳統(tǒng);中國的文學創(chuàng)作主體大多是個人,印度的文學是口傳集體創(chuàng)作。中印古典詩學風格論在文體風格方面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原因在于中國是務實傳統(tǒng),印度是審美傳統(tǒng)。印度古典詩學風格論注重語言風格,而中國古典詩學風格論的語言風格相對薄弱。這是因為中...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第二節(jié) 國內(nèi)外研究動態(tài)
第三節(jié) 重點概念辨析
第一章 中國古典詩學風格論的發(fā)展演變
第一節(jié) 曹丕《典論·論文》、陸機《文賦》
第二節(jié) 劉勰《文心雕龍》
第三節(jié) 鐘嶸《詩品》、皎然《詩式》、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第二章 印度古典詩學風格論的發(fā)展演變
第一節(jié) 婆羅多《舞論》的風格論
第二節(jié) 檀丁《詩鏡》的風格論
第三節(jié) 伐摩那《詩莊嚴經(jīng)》的風格論
第四節(jié) 恭多迦《曲語生命論》的風格論
第三章 中印古典詩學風格論的相通之處
第一節(jié) 風格的內(nèi)核
第二節(jié) 風格的組合
第四章 中印古典詩學風格論的不同之處
第一節(jié) 個人風格
第二節(jié) 文體風格
第三節(jié) 語言風格(空間風格)
第四節(jié) 時代風格
第五章 文化基因和文學傳統(tǒng)
第一節(jié) 天人合一和梵我一如
第二節(jié) 抒情傳統(tǒng)和史詩敘事傳統(tǒng)
第三節(jié) 文字傳統(tǒng)和口傳傳統(tǒng)
第四節(jié) 積極入世和追求解脫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471167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第二節(jié) 國內(nèi)外研究動態(tài)
第三節(jié) 重點概念辨析
第一章 中國古典詩學風格論的發(fā)展演變
第一節(jié) 曹丕《典論·論文》、陸機《文賦》
第二節(jié) 劉勰《文心雕龍》
第三節(jié) 鐘嶸《詩品》、皎然《詩式》、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第二章 印度古典詩學風格論的發(fā)展演變
第一節(jié) 婆羅多《舞論》的風格論
第二節(jié) 檀丁《詩鏡》的風格論
第三節(jié) 伐摩那《詩莊嚴經(jīng)》的風格論
第四節(jié) 恭多迦《曲語生命論》的風格論
第三章 中印古典詩學風格論的相通之處
第一節(jié) 風格的內(nèi)核
第二節(jié) 風格的組合
第四章 中印古典詩學風格論的不同之處
第一節(jié) 個人風格
第二節(jié) 文體風格
第三節(jié) 語言風格(空間風格)
第四節(jié) 時代風格
第五章 文化基因和文學傳統(tǒng)
第一節(jié) 天人合一和梵我一如
第二節(jié) 抒情傳統(tǒng)和史詩敘事傳統(tǒng)
第三節(jié) 文字傳統(tǒng)和口傳傳統(tǒng)
第四節(jié) 積極入世和追求解脫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4711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47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