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納博科夫的直譯思想比較
發(fā)布時間:2021-10-07 07:31
魯迅和納博科夫都是享有國際聲譽的大作家兼翻譯家,兩人都特別強調(diào)直譯,二者的直譯思想有許多相同點,也有許多不同點。本文在詳細考察有關(guān)材料的基礎(chǔ)上,對魯迅與納博科夫的直譯思想中的異同進行了深入的比較研究。
【文章來源】:外語與翻譯. 2020,27(03)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魯迅的直譯思想
2.1 魯迅直譯思想的源頭
2.2 魯迅直譯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
2.2.1 直譯的對象讀者是“甲類的讀者”
2.2.2 直譯有利于改造漢語“文法的不精密”
2.2.3 直譯有利于改造中國人思維的“不精密”
2.2.4 直譯不僅是翻譯行為,也是漢語改造行為、文化更新行為和政治行為
3. 納博科夫的直譯思想:兼與魯迅的直譯思想比較
3.1 納博科夫直譯思想的源頭和主要內(nèi)容
3.1.1 納博科夫是極端直譯論者
3.1.2 納博科夫否認“通順流暢、可讀性”是評價譯文的標準
3.2 納博科夫強調(diào)直譯的部分原因是“精神自慰”和“文化自慰”的需要
4.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納博科夫與文學自譯[J]. 段峰,馬文穎. 俄羅斯文藝. 2016(03)
[2]論魯迅直譯觀的形成及其歷史意義[J]. 劉芳. 名作欣賞. 2014(30)
[3]魯迅直譯觀及其形成原因[J]. 冉秀,李明.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2(06)
[4]韋努蒂與魯迅異化翻譯觀比較[J]. 王東風. 中國翻譯. 2008(02)
[5]納博科夫翻譯觀的嬗變[J]. 李小均.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3(02)
[6]魯迅與“東方主義”[J]. 張全之. 魯迅研究月刊. 2000(07)
[7]魯迅、梁實秋翻譯論戰(zhàn)追述[J]. 劉全福.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2000(03)
[8]民元前魯迅的翻譯活動─—兼論晚清的意譯風尚[J]. 王宏志. 魯迅研究月刊. 1995(03)
[9]納博科夫和文學翻譯[J]. 梅紹武. 中國翻譯. 1993(04)
[10]東方主義與魯迅的譯風突變[J]. 張景華,蔣驍華. 中西文化研究. 2007 (01)
本文編號:3421617
【文章來源】:外語與翻譯. 2020,27(03)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魯迅的直譯思想
2.1 魯迅直譯思想的源頭
2.2 魯迅直譯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
2.2.1 直譯的對象讀者是“甲類的讀者”
2.2.2 直譯有利于改造漢語“文法的不精密”
2.2.3 直譯有利于改造中國人思維的“不精密”
2.2.4 直譯不僅是翻譯行為,也是漢語改造行為、文化更新行為和政治行為
3. 納博科夫的直譯思想:兼與魯迅的直譯思想比較
3.1 納博科夫直譯思想的源頭和主要內(nèi)容
3.1.1 納博科夫是極端直譯論者
3.1.2 納博科夫否認“通順流暢、可讀性”是評價譯文的標準
3.2 納博科夫強調(diào)直譯的部分原因是“精神自慰”和“文化自慰”的需要
4.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納博科夫與文學自譯[J]. 段峰,馬文穎. 俄羅斯文藝. 2016(03)
[2]論魯迅直譯觀的形成及其歷史意義[J]. 劉芳. 名作欣賞. 2014(30)
[3]魯迅直譯觀及其形成原因[J]. 冉秀,李明.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2(06)
[4]韋努蒂與魯迅異化翻譯觀比較[J]. 王東風. 中國翻譯. 2008(02)
[5]納博科夫翻譯觀的嬗變[J]. 李小均.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3(02)
[6]魯迅與“東方主義”[J]. 張全之. 魯迅研究月刊. 2000(07)
[7]魯迅、梁實秋翻譯論戰(zhàn)追述[J]. 劉全福.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2000(03)
[8]民元前魯迅的翻譯活動─—兼論晚清的意譯風尚[J]. 王宏志. 魯迅研究月刊. 1995(03)
[9]納博科夫和文學翻譯[J]. 梅紹武. 中國翻譯. 1993(04)
[10]東方主義與魯迅的譯風突變[J]. 張景華,蔣驍華. 中西文化研究. 2007 (01)
本文編號:34216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42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