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詩歌意象特征及其英譯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9 13:05
意象作為中國古代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是歷代文藝評論家評鑒詩歌的必要元素。本文將從意象特征的角度來分析李商隱詩歌英譯,對比分析現(xiàn)有的李商隱詩歌譯本,試圖為李商隱詩歌翻譯提出新的視角——從意象特征上嘗試重現(xiàn)李商隱的多重詩境。本文主要以兩位翻譯家的翻譯為例,即許淵沖和劉若愚,輔以宇文所安、賓納和葛瑞漢的譯本。本文分別從意象的復現(xiàn)、意象的串聯(lián)和意象的本體和喻體三個角度出發(fā),來探討李商隱詩歌英譯本中對詩歌意象特征的重現(xiàn)。第一章探討了李商隱詩歌中的意象復現(xiàn)現(xiàn)象在英譯本中的重現(xiàn),認為譯者應當尊重原詩中意象的完全復現(xiàn),并盡力通過處理與意象相關的其他成分,來重現(xiàn)意象的差異性復現(xiàn);第二章探討了李商隱詩歌中的意象串聯(lián)現(xiàn)象在英譯本中的重現(xiàn),認為譯者可以通過分析意象的本意和典故來梳理邏輯性意象,重現(xiàn)原詩中詩人的意脈流動。同時,譯者可以通過保留原詩中邏輯性意象的斷裂和碎片化疊現(xiàn),以重現(xiàn)原詩的難懂風格;第三章則探討了李商隱詩歌中意象的本體和喻體現(xiàn)象在英譯本中的重現(xiàn),認為譯者需避免過分直白地表現(xiàn)原詩中意象的本體和喻體,厘清其中的關系。針對意象中本體缺失的現(xiàn)象,需避免將本體點明,而采用更婉曲的方式暗示本體在詩...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李商隱詩歌的意象特征
二、李商隱詩歌英譯及其研究綜述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意象的復現(xiàn)
第一節(jié) 意象的完全復現(xiàn)
第二節(jié) 意象的差異性復現(xiàn)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意象的串聯(lián)
第一節(jié) 邏輯性串聯(lián)
第二節(jié) 非邏輯性串聯(lián)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意象的本體和喻體
第一節(jié) 本體和喻體均顯現(xiàn)
第二節(jié) 本體缺失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劉若愚的中國古典詩歌英譯觀[J]. 李潔. 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6)
[2]詩意與詩意的翻譯[J]. 王東風. 外語研究. 2018(01)
[3]無題·巴洛克——關于李商隱詩英譯的對話[J]. 克洛依·伽西亞·羅伯茨,陳廣琛. 詩書畫. 2015(01)
[4]意境與古詩英譯——評李商隱《夜雨寄北》的三種譯文[J]. 劉國忠. 黃山學院學報. 2011(02)
[5]從詞義連貫、隱喻連貫與意象聚焦看詩歌意境之“出”——以李商隱詩《夜雨寄北》及其英譯為例[J]. 朱純深,崔英. 中國翻譯. 2010(01)
[6]典籍英譯,中國可算世界一流[J]. 許淵沖. 中國外語. 2006(05)
[7]譯者在詩歌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以李商隱的《錦瑟》英譯為例[J]. 蔡立勝. 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6(04)
[8]釋“意象”(下)——中國詩學的生命形態(tài)論[J]. 陳伯海. 社會科學. 2005(10)
[9]釋“意象”(上)——中國詩學的生命形態(tài)論[J]. 陳伯海. 社會科學. 2005(09)
[10]李商隱詩歌英譯的多元闡釋研究[J]. 李巧麗. 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2)
碩士論文
[1]接受理論視域下李商隱詩歌英譯研究[D]. 耿會靈.中南大學 2014
[2]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論指導下唐詩的英譯[D]. 吳雪玲.中北大學 2014
[3]漢詩英譯三層立體質量評估模式的建構[D]. 張鈞偉.浙江工商大學 2014
[4]從框架理論角度探究許淵沖的漢詩英譯模式[D]. 孟麗麗.吉林大學 2012
[5]語境與模糊語的翻譯[D]. 謝修明.四川外語學院 2012
[6]哲學闡釋學視角下李商隱詩歌英譯本比較研究[D]. 張芳芳.河南師范大學 2011
[7]譯者文化身份和詩歌翻譯中的闡釋學[D]. 張健.武漢理工大學 2009
[8]李商隱“無題詩”中的“朦朧”在英譯中的傳遞[D]. 王紅玉.首都師范大學 2009
[9]譯者主體性與唐詩英譯[D]. 束金星.南京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56497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李商隱詩歌的意象特征
二、李商隱詩歌英譯及其研究綜述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意象的復現(xiàn)
第一節(jié) 意象的完全復現(xiàn)
第二節(jié) 意象的差異性復現(xiàn)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意象的串聯(lián)
第一節(jié) 邏輯性串聯(lián)
第二節(jié) 非邏輯性串聯(lián)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意象的本體和喻體
第一節(jié) 本體和喻體均顯現(xiàn)
第二節(jié) 本體缺失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劉若愚的中國古典詩歌英譯觀[J]. 李潔. 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6)
[2]詩意與詩意的翻譯[J]. 王東風. 外語研究. 2018(01)
[3]無題·巴洛克——關于李商隱詩英譯的對話[J]. 克洛依·伽西亞·羅伯茨,陳廣琛. 詩書畫. 2015(01)
[4]意境與古詩英譯——評李商隱《夜雨寄北》的三種譯文[J]. 劉國忠. 黃山學院學報. 2011(02)
[5]從詞義連貫、隱喻連貫與意象聚焦看詩歌意境之“出”——以李商隱詩《夜雨寄北》及其英譯為例[J]. 朱純深,崔英. 中國翻譯. 2010(01)
[6]典籍英譯,中國可算世界一流[J]. 許淵沖. 中國外語. 2006(05)
[7]譯者在詩歌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以李商隱的《錦瑟》英譯為例[J]. 蔡立勝. 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6(04)
[8]釋“意象”(下)——中國詩學的生命形態(tài)論[J]. 陳伯海. 社會科學. 2005(10)
[9]釋“意象”(上)——中國詩學的生命形態(tài)論[J]. 陳伯海. 社會科學. 2005(09)
[10]李商隱詩歌英譯的多元闡釋研究[J]. 李巧麗. 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2)
碩士論文
[1]接受理論視域下李商隱詩歌英譯研究[D]. 耿會靈.中南大學 2014
[2]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論指導下唐詩的英譯[D]. 吳雪玲.中北大學 2014
[3]漢詩英譯三層立體質量評估模式的建構[D]. 張鈞偉.浙江工商大學 2014
[4]從框架理論角度探究許淵沖的漢詩英譯模式[D]. 孟麗麗.吉林大學 2012
[5]語境與模糊語的翻譯[D]. 謝修明.四川外語學院 2012
[6]哲學闡釋學視角下李商隱詩歌英譯本比較研究[D]. 張芳芳.河南師范大學 2011
[7]譯者文化身份和詩歌翻譯中的闡釋學[D]. 張健.武漢理工大學 2009
[8]李商隱“無題詩”中的“朦朧”在英譯中的傳遞[D]. 王紅玉.首都師范大學 2009
[9]譯者主體性與唐詩英譯[D]. 束金星.南京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564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25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