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文藝評論論文 >

論趙毅衡“編者按”對新批評的守正與變異

發(fā)布時間:2017-04-19 12:14

  本文關(guān)鍵詞:論趙毅衡“編者按”對新批評的守正與變異,,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編譯文論文集或文選是一種引進西方文論的常見方式,與一般西方文論文集或文選相比,著名文論家趙毅衡先生在八十年代編譯的《“新批評”文集》中近兩萬余字的三十篇“編者按”顯得別具一格。綜觀近三十年來新批評的中國化進程,趙毅衡先生的“編者按”對學界研究、運用甚至重新審視新批評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它共同承擔了“標桿”與“靶子”復雜角色,因而我們稱新時期以來學界存在著新批評中國化的“趙毅衡現(xiàn)象”。我們以“編者按”為研究對象,系統(tǒng)梳理和深刻辨析了“編者按”內(nèi)容,并與原初語境中的新批評進行比較,進而動態(tài)追蹤了它在中國語境中三十余年的境遇,這不僅有利于學界重新審視和客觀評價“編者按”功過,同時也可以為西方文論中國化過程中文論選集的編選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經(jīng)驗,從而有效地促進西方文論的中國化進程。緒論部分梳理了學界對“編者按”觀點的評價線索,從譯介、研究、傳播和實踐四方面描述了新時期新批評中國化的“趙毅衡現(xiàn)象”。但對于“編者按”來說,已有的論述均是較為零星而表面地一筆帶過,還未有論者全面、系統(tǒng)、集中、辯證、動態(tài)地探討過“編者按”,至于汲取其對文論文集編選的智慧及教訓則更乏其人。第一章闡釋了“編者按”的由來及內(nèi)容。通過比較“編者按”與趙著《新批評》,呈現(xiàn)了二者之間在邏輯結(jié)構(gòu)、編選比例、闡釋意向等方面的同一性。第二章辨析了“編者按”對新批評的”守正”與”變異”的三種情況:第一,在新批評的分期、作品的辯證構(gòu)成、反諷的概念闡釋等方面都守其正宗。第二,對“復義”的翻譯與闡釋很好地把握了守變程度。第三,在作品與作家、讀者、世界的關(guān)系,以及新批評家的理論與實踐等問題上,“編者按”的論述就顯得“變異”過度,是我們重點剖析和澄清的對象。第三章總結(jié)了“編者按”對西方文論中國化進程中文集編選的諸多啟示。編譯者在引進已然定型的理論派別時,應盡可能地處理好“守變”關(guān)系:第一,全面還原西方文論流派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對隸屬于文論派別的基本性常識性問題應當嚴守正宗,編譯者在推介時應謹慎論斷;第二,靈活處理個體思想的完整性與流派主張的獨特性;第三,辯證看待理論闡述與批評實踐之間的復雜關(guān)系;第四,理性辨析理論引進歷程中的漸進過程和問題導向,如有內(nèi)涵與中國古典文論有較大程度契合的核心術(shù)語,不妨嘗試中西結(jié)合的譯介方法,借機“復活”中國古典文論優(yōu)秀因子,實現(xiàn)從“西方文論中國化”到“批判理論當代化”的良性過渡。
【關(guān)鍵詞】:趙毅衡 《“新批評”文集》 編者按 守正 變異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06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10
  • 緒論10-25
  • (一)“編者按”對新批評譯介的影響13-14
  • 1.“理論至上”思維模式13
  • 2.關(guān)鍵術(shù)語的翻譯13-14
  • (二)“編者按”對新批評研究的影響14-18
  • 1.對新批評本體研究的影響14-16
  • 2.對新批評比較詩學的影響16-18
  • (三)“編者按”對新批評傳播的影響18-20
  • (四)“編者按”對新批評實踐的影響20-25
  • 一 由來與內(nèi)容:《新批評》25-36
  • (一)《“新批評”文集》“編者按”的由來26-27
  • (二)《“新批評”文集》“編者按”的內(nèi)容27-36
  • 1.“編者按”之新批評理論及方法論28-31
  • 2.“編者按”之新批評的詩歌語言31-33
  • 3.“編者按”之新批評的細讀法33-34
  • 4.“編者按”之新批評的自辯34-36
  • 二 成就與問題:“守正”與“變異”的平衡與失衡36-55
  • (一)概念辨析與“守變”標準36
  • (二)守其正宗36-37
  • (三)守變平衡:復義”—比較詩學的譯介立場37-45
  • 1.前趙毅衡時期的“ambiguity”翻譯38-42
  • 2.趙毅衡“復義”與“復意”42-45
  • (四)守變失衡45-55
  • 1.作品本體與世界本體46-47
  • 2.作品本體與細讀法47-48
  • 3.作品本體與作者、讀者48-50
  • 4.作品本體與文體壁壘50-55
  • 三 經(jīng)驗與啟示:西方文論中國化進程中的“守變”關(guān)系55-60
  • (一)壁壘與籬笆:全面還原西方文論流派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55-57
  • (二)個體與整體:靈活處理個體的完整性與流派的一致性57-58
  • (三)理論與實踐:辯證看待批評理論與實踐間的復雜關(guān)系58
  • (四)追新與重返:理性辨析西方文論中國化的語境和過程58-60
  • 參考文獻60-69
  • 附錄:作者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及科研情況69-70
  • 致謝7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本益;新批評派的對立調(diào)和思想及其來源[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藍仁哲;新批評[J];外國文學;2004年06期

3 歐陽劉佳;;新批評述評[J];社會科學家;2005年S1期

4 支宇;復義——新批評的核心術(shù)語支宇[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5 李屹;;新批評與詩歌解讀[J];外語教學;2006年02期

6 陳本益;;艾略特影響新批評派的兩個文學思想及其來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7 陳瀟;;新批評派的文學本質(zhì)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4期

8 趙毅衡;;新批評與當代批判理論[J];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09年02期

9 沈碧萍;茅憶年;;新批評解析與詩歌鑒賞[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11期

10 周蕓芳;;細察派與新批評之源流及關(guān)系考證[J];求索;2010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黃光偉;;“新批評”派的“范例”及其歷史意義[A];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年刊(2008年卷)——理論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當代文論與審美文化的轉(zhuǎn)型[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思郁 書評人;文學研究應該是文學的[N];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臧運峰;新批評反諷及其現(xiàn)代神話[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楊富波;莫瑞·克里格與新批評[D];吉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帥波;基于新批評文本細讀理論的中學語文詩歌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2 牛靜;論趙毅衡“編者按”對新批評的守正與變異[D];重慶師范大學;2016年

3 鄭勛;新批評派的歷史性剖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5年

4 杜會鴿;新批評的追索者[D];海南大學;2011年

5 李建良;新批評在中國的接受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6 張彩云;“新批評”的歷史性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7 劉思男;新批評派美學批評方法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8 李文吉;新批評與語文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易瑋瑋;新批評反諷的中國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年

10 邵榕榕;新歷史主義與新批評:承繼與協(xié)商[D];蘭州大學;2010年


  本文關(guān)鍵詞:論趙毅衡“編者按”對新批評的守正與變異,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626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1626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14d0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