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恭王時期青銅器銘文文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02 11:53
西周恭王時期的青銅器銘文是商周銅器銘文的杰出代表,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此文共分五章,用四種視角詳細分析探討恭王時期銘文的文學價值及其這一特定時期銘文彰顯的個性色彩。恭王時期的銘文上承穆王時期的銘文特點,下啟懿王、孝王時期的銘文風格,是銘文繁榮時期的杰出代表。恭王時期的銘文是在西周禮樂文化繁盛、禮樂制度相對完備的背景下產(chǎn)生的,是當時社會文化在青銅器銘上地反映。青銅器銘文作為特定時代下,在特定載體上的文學表現(xiàn)形式,投射了西周恭王時期貴族高雅文學的創(chuàng)作活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恭王時期文學所能達到的高度。從銘文文本角度而言,恭王時期的銘文按載錄內(nèi)容可劃分為冊命銘文、記事銘文、追孝銘文和約劑銘文。冊命銘文是銘文文本儀式性的完美體現(xiàn),追孝銘文代表了當時銘文抒情達到的高度,恭王時期的約劑銘文是商周青銅銘文中“治地之約”的典型代表。從敘事角度來說,恭王時期銘文的敘事手法、敘述模式、及敘事藝術(shù)的表現(xiàn)等代表了恭王時期敘述藝術(shù)所取得的成就。從文體角度而言,根據(jù)恭王銘文的文本特性及顯現(xiàn)的文體特征,可分為命體、記體、祭祀體和文書體。此外,恭王時期的銘文具有典雅、簡質(zhì)的審美風格,器銘又蘊含著當時銘文文學的功用觀,且...
【文章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1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原由及意義
二、西周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文及研究狀況梳理
(一)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文狀況
(二)恭王時期青銅器銘文著錄研究歷史梳理
(三)銘文文學研究的視角和方法梳理
三、研究重難點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周恭王時期青銅器的斷代
第一節(jié) 恭王時期器
一、標準器組
二、非標準器組
第二節(jié) 疑似恭王時期器
一、穆恭時期的銅器
二、恭懿時期的銅器
第三節(jié) 非恭王時期器
小結(jié)
第二章 西周恭王時期銅器銘文文本探析
第一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的類別
一、冊命銘文
二、記事銘文
三、約劑銘文
四、追孝銘文
第二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文本的寫作模式
一、冊命銘文的寫作模式
二、記事銘文的寫作模式
三、約劑銘文的寫作模式
四、追孝銘文的寫作模式
第三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文本特性與寫本特點比照
一、恭王時期銘文文本的特點
二、寫本的概念及特點
三、銘文文本的生成與寫本內(nèi)涵的關(guān)系
四、同銘銘文與寫本內(nèi)涵比較
五、銘文私人化色彩與寫本個體性比較
第三章 西周恭王時期銅器銘文敘事研究
第一節(jié) 敘事手法
第二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的敘事藝術(shù)表現(xiàn)
一、敘事要素的把握上
二、敘述順序的掌控上
第三節(jié) 記言的敘述模式
一、“王若曰”形式
二、“某某曰”形式
三、祝嘏辭(祈祝辭)形式
第四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的私人性敘事
第四章 西周恭王時期銅器銘文文體特點及類型
第一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文體的特點
第二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文體的類型
一、命體
二、記體
三、祭祀體
四、文書體
第五章 恭王時期銅器銘文文學觀照
第一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的藝術(shù)風格
第二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蘊含的文學功用觀
第三節(jié) 從銘文所見恭王時期的時代風尚
參考文獻
結(jié)語
致謝
附錄一 西周恭王時期相關(guān)青銅器銘的基本文獻信息
附錄二 周代長篇銘文篇目統(tǒng)計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再論“虎簋蓋”和“師虎簋”的年代問題[J]. 黃國輝.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 2018(02)
[2]命篇與命體——兼論中國古代文體觀念的發(fā)生[J]. 吳承學,李冠蘭. 中國社會科學. 2015(01)
[3]周代記事銘文的敘事特點及演變[J]. 陳彥輝. 學術(shù)交流. 2014(02)
[4]詢簋新探[J]. 王治國. 華夏考古. 2013(01)
[5]應侯見工諸器年代略考[J]. 婁金山,馬新民,祝容. 中原文物. 2012(05)
[6]周代銘文祝嘏辭的文體特征[J]. 陳彥輝. 學術(shù)交流. 2011(12)
[7]周代銘文祝嘏辭的發(fā)展流變[J]. 陳彥輝. 文藝評論. 2011(10)
[8]近十年來(2001-2010)的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綜述[J]. 胡長春,吳勁松. 學術(shù)界. 2011(03)
[9]西周長銘金文事物別白初探[J]. 李義海.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2)
[10]周代禮樂制度的興衰與吉金文學的文體演變[J]. 連秀麗. 學術(shù)交流. 2010(03)
博士論文
[1]西周金文修辭研究[D]. 李義海.華東師范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014651
【文章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1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原由及意義
二、西周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文及研究狀況梳理
(一)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文狀況
(二)恭王時期青銅器銘文著錄研究歷史梳理
(三)銘文文學研究的視角和方法梳理
三、研究重難點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周恭王時期青銅器的斷代
第一節(jié) 恭王時期器
一、標準器組
二、非標準器組
第二節(jié) 疑似恭王時期器
一、穆恭時期的銅器
二、恭懿時期的銅器
第三節(jié) 非恭王時期器
小結(jié)
第二章 西周恭王時期銅器銘文文本探析
第一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的類別
一、冊命銘文
二、記事銘文
三、約劑銘文
四、追孝銘文
第二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文本的寫作模式
一、冊命銘文的寫作模式
二、記事銘文的寫作模式
三、約劑銘文的寫作模式
四、追孝銘文的寫作模式
第三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文本特性與寫本特點比照
一、恭王時期銘文文本的特點
二、寫本的概念及特點
三、銘文文本的生成與寫本內(nèi)涵的關(guān)系
四、同銘銘文與寫本內(nèi)涵比較
五、銘文私人化色彩與寫本個體性比較
第三章 西周恭王時期銅器銘文敘事研究
第一節(jié) 敘事手法
第二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的敘事藝術(shù)表現(xiàn)
一、敘事要素的把握上
二、敘述順序的掌控上
第三節(jié) 記言的敘述模式
一、“王若曰”形式
二、“某某曰”形式
三、祝嘏辭(祈祝辭)形式
第四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的私人性敘事
第四章 西周恭王時期銅器銘文文體特點及類型
第一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文體的特點
第二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文體的類型
一、命體
二、記體
三、祭祀體
四、文書體
第五章 恭王時期銅器銘文文學觀照
第一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的藝術(shù)風格
第二節(jié) 恭王時期銘文蘊含的文學功用觀
第三節(jié) 從銘文所見恭王時期的時代風尚
參考文獻
結(jié)語
致謝
附錄一 西周恭王時期相關(guān)青銅器銘的基本文獻信息
附錄二 周代長篇銘文篇目統(tǒng)計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再論“虎簋蓋”和“師虎簋”的年代問題[J]. 黃國輝.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 2018(02)
[2]命篇與命體——兼論中國古代文體觀念的發(fā)生[J]. 吳承學,李冠蘭. 中國社會科學. 2015(01)
[3]周代記事銘文的敘事特點及演變[J]. 陳彥輝. 學術(shù)交流. 2014(02)
[4]詢簋新探[J]. 王治國. 華夏考古. 2013(01)
[5]應侯見工諸器年代略考[J]. 婁金山,馬新民,祝容. 中原文物. 2012(05)
[6]周代銘文祝嘏辭的文體特征[J]. 陳彥輝. 學術(shù)交流. 2011(12)
[7]周代銘文祝嘏辭的發(fā)展流變[J]. 陳彥輝. 文藝評論. 2011(10)
[8]近十年來(2001-2010)的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綜述[J]. 胡長春,吳勁松. 學術(shù)界. 2011(03)
[9]西周長銘金文事物別白初探[J]. 李義海.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2)
[10]周代禮樂制度的興衰與吉金文學的文體演變[J]. 連秀麗. 學術(shù)交流. 2010(03)
博士論文
[1]西周金文修辭研究[D]. 李義海.華東師范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0146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014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