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文藝評論論文 >

中國現(xiàn)代詩學中的性靈派——論徐志摩的詩學思想與詩論風格

發(fā)布時間:2018-01-07 18:45

  本文關鍵詞:中國現(xiàn)代詩學中的性靈派——論徐志摩的詩學思想與詩論風格 出處:《現(xiàn)代中文學刊》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現(xiàn)代詩學 新性靈派 徐志摩 文學批評形態(tài) 中國話語


【摘要】:文學批評是否應該科學化?以詩話詞話及小說評點為代表的更重興會與妙悟的傳統(tǒng)文學批評形態(tài)是否應當傳承發(fā)揚?性靈化的文學批評在當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總體格局中是否應有一席之地?這三個問題是關乎中國文學研究前途和中國現(xiàn)代文論話語建構(gòu)的重要問題,值得關注和深思,F(xiàn)代詩人徐志摩主張詩歌是性靈的抒發(fā),并以"活潑無礙"的創(chuàng)作境界作為自己的理想。與此相呼應,在文學批評與鑒賞層面,他高度推崇個性化的"整體領悟",而不是科學化的機械分析。本文認為,徐志摩既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的性靈派,也是中國現(xiàn)代詩學中的性靈派,與明清性靈派相呼應,他可以說是新性靈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崇尚"性靈"的詩歌創(chuàng)作觀,反對教科書式機械分析的文學批評觀,以及"獨抒性靈"、激情四射的散文體詩論有其不容忽視的價值,對于深思文學批評的科學化問題以及如何建構(gòu)現(xiàn)代人文學的"中國話語"等問題,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Abstract]:Should literary criticism be scientific? Should the traditional forms of literary criticism, represented by poetic words and comments on novels, be inherited and carried forward? Should the spiritual literary criticism have a place in the overall pattern of the stud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ese three questions are the important issues concerning the future of Chines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Xu Zhimo, a modern poet, holds that poetry is the expression of spirit. And take the creative realm of "lively without hindrance" as his own ideal. In response to this, in th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appreciation level, he highly respected the individualized "whole comprehension". This paper holds that Xu Zhimo is not only the spiritual school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ut also the spiritual school in modern Chinese poetics, which echoes with the spirit school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e can be said to be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the neo-spiritual school. His poetry creation view of advocating "spirit of nature", his literary criticism view of textbook mechanical analysis, and "the sole expression of spirit". The poetic theory of scattered style, which is full of passion, can not be ignored, and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for pondering over the scientific problems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how to construct the "Chinese discourse" of modern literature.
【作者單位】: 澳門大學中文系;
【分類號】:I052
【正文快照】: 徐志摩的詩論不多,重要的有《湯麥司哈代的詩》《濟慈的夜鶯歌》《拜倫》《白朗寧夫人的情詩》《波特萊的散文詩》等數(shù)篇,除此之外,他在為《晨報副刊?詩刊》《新月》等所寫的前言、后記、征稿啟事如《詩刊放假》《征譯詩啟》等文中,以及在詩集的序跋、文學講演和部分記人記事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小平;由“徐志摩熱”談起[J];中國檢驗檢疫;2001年01期

2 馬容;徐志摩詩歌中隱現(xiàn)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3 陳伯良;徐志摩書信的最新編集[J];出版史料;2004年04期

4 許欣;;風格即人——賞讀徐志摩的散文[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5年04期

5 羅小潔;感美感戀最純粹的剎那——徐志摩《偶然》的解讀[J];名作欣賞;2005年02期

6 李友橋;;簡論徐志摩詩歌的漂泊主題[J];長沙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7 于倩;孫書平;;浪漫詩人的人間情懷——論徐志摩詩歌的現(xiàn)實性[J];棗莊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8 藍善康;;徐志摩《云游》的生命解讀[J];西安社會科學;2009年02期

9 陳學勇;;不能這樣抨擊徐志摩[J];博覽群書;2010年08期

10 雷文學;;徐志摩:自然哲學哺育出的自然詩人[J];菏澤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倪婷婷;;“濃得化不開”——論徐志摩的散文創(chuàng)作[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2 張惠國;;徐志摩與京劇[A];中國演員(2010年第3期總第15期)[C];2010年

3 雷敢;;試論徐志摩詩歌的審美理想和藝術個性[A];陜西省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毛迅;;徐志摩詩藝的四種美學境界[A];東方叢刊(1996年第2輯 總第十六輯)[C];1996年

5 毛迅;;徐志摩詩藝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分析[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6 羅振亞;;徐志摩詩與聞一多詩的美學差異[A];聞一多研究集刊(紀念聞一多誕辰100周年)[C];2004年

7 袁善臘;;我看《旋轉(zhuǎn)的鏡面》[A];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阿毛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來新夏;徐志摩鮮為人知的另一面[N];北京日報;2005年

2 楊志芳;永遠的徐志摩[N];法制日報;2003年

3 止庵;關于徐志摩[N];黑龍江日報;2000年

4 吳德健;析二封《徐志摩致傅斯年函》的真?zhèn)蝃N];美術報;2002年

5 袁進;一個鮮活的徐志摩[N];文藝報;2001年

6 蘇曉;詩人徐志摩傳奇人生《西天的云彩》首現(xiàn)舞臺[N];中國文化報;2007年

7 王學海;徐志摩對兩性和諧的追求[N];文藝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徐蕾;徐志摩:棄美赴英為羅素[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9 曉川;黃磊 激情演繹徐志摩[N];甘肅日報;2000年

10 李國濤;這部《徐志摩傳》[N];中國文化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高偉;文學翻譯家徐志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2 劉景蘭;徐志摩詩歌語言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羽生;“二徐之爭”研究之述評[D];江西師范大學;2015年

2 郭黛晶;徐志摩報刊編輯活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3 羅莉;自由之美的追求與歌唱[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4 安穎;浪漫到古典:徐志摩美學思想的嬗變[D];揚州大學;2008年

5 鄭夏蘭;徐志摩譯詩音樂美解讀[D];中南大學;2010年

6 江莎;天教歌唱的癡鳥[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毛貴賢;中西文化視野中的徐志摩詩歌[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盧韞;徐志摩唯美主義實踐考察[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9 李翱;徐志摩政治思想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年

10 劉天浩;徐志摩詩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139381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39381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268e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