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之生平與交游
【學位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2
【中圖分類】:I206.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虞集在江西與故老耆卿之交游
第一節(jié) 入仕之前的虞集
一、家世
二、早年經(jīng)歷
三、人生選擇
第二節(jié) 虞集的交游(一)
一、故老耆卿
二、權貴
第三節(jié) 宋元之際江西撫州儒士之隱逸風氣與出路
第二章 虞集與元中期大都南方文人圈
第一節(jié) 京城二十年
第二節(jié) 虞集的交游(二)
第三節(jié) 元中期大都南方文人圈初探
一、南方士人層在大都出現(xiàn)
二、交游網(wǎng)絡之形成
第三章 虞集在大都與多族士人之交游
第一節(jié) 仕宦顯融背后的無奈
第二節(jié) 虞集的交游(三)
一、前輩
二、同僚
三、師生
四、朋友
第三節(jié) 虞集與多族士人之集體文化活動——奎章閣
一、編著《經(jīng)世大典》
二、同觀曹娥碑真跡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二寧;;論元代士人的游歷觀念[J];殷都學刊;2018年04期
2 李雪;;由碑志資料看元代色目人的士人化進程[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02期
3 徐佳貴;;始進終退:再論近代地方士人與“國”的關系變遷——以劉紹寬《厚莊日記》為個案[J];史林;2017年03期
4 王舒雅;;《楚辭》與先秦士人辭令技巧[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5 楊齊福;;殖民統(tǒng)治初期臺灣士人的政治認同與行為抉擇[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02期
6 李玉敬;;淺論盛唐士人酒生活體現(xiàn)出的精神風貌[J];才智;2017年08期
7 熊亞明;;明清之際士人的“廢墟意識”[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5期
8 馬曉燕;;宋代優(yōu)待老年士人政策——以特奏名為中心[J];史志學刊;2017年05期
9 李昌舒;;身份與趣味:論蘇軾的士人畫思想[J];藝術百家;2017年05期
10 趙洪濤;;明末清初江南士人的日常生活美學:以飲酒為研究對象[J];蘭州學刊;2015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燁;明清時期山東地區(qū)基層士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2 楊龍;北魏政權中的漢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3 宋燕鵬;南宋士人與地方公益事業(yè)之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4 韓立新;唐代干謁詩中的士人形象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5 劉昕;明清時期萊陽士人群體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年
6 江中柱;北朝文人心態(tài)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7 祝捷;曹魏之政治格局、士人社會與思想對話[D];南開大學;2012年
8 袁亞錚;西漢晚期的社會與文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4年
9 楊園;漢魏文學思想的變遷與士人生命意識覺醒思潮[D];云南大學;2011年
10 常德榮;南宋中后期詩壇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東明;虞集之生平與交游[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2 葛華陽;晚明江南士人經(jīng)商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3 張翠翠;宋代士人理想行為準則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4 馬喬;論宋代士人畫對宋代工筆花鳥畫發(fā)展的影響[D];揚州大學;2013年
5 江映林;《戰(zhàn)國策》士人形象分析[D];重慶大學;2011年
6 葉瑩;“士人畫”之價值[D];浙江大學;2011年
7 高世江;論兩漢士人風貌及文學精神的嬗變[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郭寧;《史記》中悲劇士人的形象意義[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9 陳岳圓;西漢士人俳優(yōu)化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楊麗東;中晚明江南士人飲食養(yǎng)生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664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866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