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貫文學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01 23:41
柳貫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和理學家,生于宋元之交,成熟于元延祐盛世年間,這一時期,南宋朝廷的宿儒遺老尚在,他們懷念故國家園、退隱山林的思想與元朝崛起之趨勢同時存在,柳貫的文學思想就是在這兩種現象交互影響下逐漸形成的,其文學思想的成就在元代乃至后來的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小覷的,筆者力圖遍覽柳貫的文學作品,對其作品進行深入研究,梳理出柳貫的文學思想。 全文共分以下四個部分論述:第一部分論述柳貫文學思想受到南宋山林遺民之風的影響,著重介紹柳貫的師承關系,對柳貫影響最大、與之相互往來最為密切的三位文人即金履祥、方鳳、方回,他們的文學觀點和文學創(chuàng)作對柳貫詩文及文學思想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柳貫也受到了元代中期雅正文風的影響,體現了盛世之音和“雅正文風”。與黃溍、吳萊并稱“義烏三先生”,對元代文學發(fā)展和文風的形成起到了引領的作用。第二部分論述柳貫散文思想,其散文思想明顯受到宋元以來理學思想的影響,因此柳貫散文思想的主導即是理學思想,從此入手,他提倡重“道”尚“德”的經世致用觀;宗經征圣觀;主張文章的風韻氣骨,即“養(yǎng)氣”觀,從作家修養(yǎng)的角度強調文學修養(yǎng)和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性。這些觀點既是其文學思想的基礎,亦是其散文創(chuàng)作的主要內容。第三部分論述柳貫的詩歌思想,筆者通過閱讀大量詩歌作品,無論在詩風定位還是言辭選用上,其總的詩歌思想是自然清新,此外異族統治的生活環(huán)境,時在朝、時在野的為官、游歷經歷,柳貫胸中郁結著苦悶情結,其倡導用悲涼、凄苦的意象來構成盛世悲歌,這與臺閣之風,歌頌承平盛世之音極不相符的,也是獨特的。第四部分,從柳貫門人弟子文學思想中窺視柳貫文學思想對他們的影響。
【學位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2
【中圖分類】:I206.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緒論
一 、柳貫文學思想研究綜述
二 、本文研究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
第一章 柳貫文學思想的淵源
一 、柳貫對南宋山林遺民之風的繼承
二 、柳貫對雅正文風的響應
第二章 柳貫的散文思想研究
一 、柳貫散文中的經世致用觀
二 、柳貫散文中的宗經征圣觀
三 、柳貫散文中的養(yǎng)氣觀
第三章 柳貫的詩歌思想研究
一 、渾然天成的詩法觀
二 、詩歌中的凄涼意象觀
第四章 柳貫文學思想對后世的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柳貫的身世及著述概況
后記
在校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及著作情況
【引證文獻】
本文編號:2866263
【學位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2
【中圖分類】:I206.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緒論
一 、柳貫文學思想研究綜述
二 、本文研究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
第一章 柳貫文學思想的淵源
一 、柳貫對南宋山林遺民之風的繼承
二 、柳貫對雅正文風的響應
第二章 柳貫的散文思想研究
一 、柳貫散文中的經世致用觀
二 、柳貫散文中的宗經征圣觀
三 、柳貫散文中的養(yǎng)氣觀
第三章 柳貫的詩歌思想研究
一 、渾然天成的詩法觀
二 、詩歌中的凄涼意象觀
第四章 柳貫文學思想對后世的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柳貫的身世及著述概況
后記
在校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及著作情況
【引證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高云萍;北山學派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鄭茜;吳萊生平及交游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3年
本文編號:28662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866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