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文學理論論文 >

曾國藩古文文體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25 09:16

  本文關(guān)鍵詞:曾國藩古文文體論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曾國藩 古文文體 體裁 風格 功能


【摘要】:本文以曾國藩古文理論為研究對象,從文體學的視角出發(fā),分別從體裁、風格和功能三個方面對其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梳理,力求呈現(xiàn)出曾國藩古文文體論的整體風貌。 從古文體裁論來說,曾國藩從接受者、寫作者、古文作品等方面論及古文體裁規(guī)范。曾國藩要求奏疏要“典、淺、顯”,賦體宜“聲調(diào)鏗鏘”,時文要詞藻“富麗”、要“趨時”,墓志銘要“求實”。主張古文體裁要駢散相通,語言上要廣采經(jīng)史百家之辭。通過編選《經(jīng)史百家雜鈔》,曾國藩意欲引導、規(guī)范古文創(chuàng)作,由此體現(xiàn)了鮮明的體裁意識。 從古文風格論來說,曾國藩既喜歡古文的雄奇,也喜歡古文的平淡。雄奇是陽剛之氣,平淡是陰柔之氣。比較而言,曾國藩傾向于雄奇風格。他認為最理想文境是,平淡中保持雄奇。曾國藩探索古文“八字訣”和“四象說”,深化了中國文論史上對風格學說的認識。此外,他強調(diào)古文語言的“自然”和“裁剪”,從而達到“珠圓玉潤”的理想。 從古文功能論來說,曾國藩所謂的“道”,既指桐城派所謂的義理,也泛指包括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所蘊含的人格理想!拔摹眲t主要指古文作為一種范式的存在價值。本文從歷時的角度,探討了曾國藩在道光、咸豐、同治三個時期對文道關(guān)系的認識,從重道輕文,到“古文不宜說理”,到“義理之學最大”,到不以道馭文,曾國藩一直游移在“文”和“道”的兩極,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傾向于強調(diào)“文”的獨立價值。 體裁論、風格論、功能論是曾國藩古文文體論的三個支點,而統(tǒng)率這三個支點是曾國藩的氣論或者說文氣論。古文體裁的變異創(chuàng)新或統(tǒng)一規(guī)范,是氣作為最高統(tǒng)率力量的驅(qū)使。古文剛?cè)犸L格的不同,是氣的貫注不同形成的。古文功能認識的游移是氣適應不同歷史時期的需要與曾國藩文學修養(yǎng)相互激蕩而產(chǎn)生的結(jié)果。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I05;I206.0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志熙;論中國古代的文體學傳統(tǒng)——兼論古代文學文體研究的對象與方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2 劉再華;漢宋兼容與曾國藩的古文理論[J];船山學刊;2003年04期

3 潘新和;行氣為文章第一義——曾國藩寫作思想初探[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2期

4 周艷華;“行氣為文章第一義”──曾國藩文氣論初探[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6期

5 王之望;論“古文四象”說[J];江淮論壇;2000年06期

6 王之望;“八字訣”:開啟陰陽美學迷宮的鑰匙[J];江淮論壇;2004年04期

7 翔云;;“為文全在氣盛”——曾國藩古文藝術(shù)特色探析[J];南都學壇;2008年06期

8 曹渝揚;曾國藩對桐城文論的三個拓展[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90年01期

9 周頌喜;曾國藩古文理論評述[J];求索;1985年02期

10 關(guān)愛和;守望藝術(shù)的壁壘──論桐城派對古文文體的價值定位[J];文學評論;2000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代亮;曾國藩詩文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邰紅紅;曾國藩與桐城中興[D];上海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122551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122551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c8dc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