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中譯本《跪下你的雙膝》中部分人物格式塔意象的再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17-10-23 00:12
本文關鍵詞:試論中譯本《跪下你的雙膝》中部分人物格式塔意象的再現(xiàn)
更多相關文章: 格式塔意象 人物 《跪下你的雙膝》 安-瑪麗·麥克唐納
【摘要】:成功的小說翻譯在于在譯文中人物形象的保持與重塑。而人物形象再現(xiàn)的關鍵在于譯者對于原作人物形象的整體理解與把握,并在此基礎上運用形象生動具有藝術感染力的文學語言再現(xiàn)人物形象。本文從格式塔心理學以及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論出發(fā),研究了文學翻譯中人物形象的再現(xiàn)問題,旨在為譯者在對人物形象的整體把握與局部細節(jié)的處理,尤其是詞義的選擇上提供理論上的指導與方法上的借鑒,望拓寬格式塔心理學在翻譯研究中的應用范圍。 首先,本文將格式塔心理學中的整體性與閉合性等原則與文學翻譯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論應用于人物形象翻譯過程的研究,提出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即人物格式塔意象;诟袷剿庀蛟僭炖碚摚,本文分三步驟分析了人物格式塔意象的再造模式,即:第一步:對原文人物形象的完形感知;第二步:人物格式塔意象圖式的心理實現(xiàn);第三步:人物格式塔意象圖式的文字實現(xiàn)。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本文對《跪下你的雙膝》中詹姆斯與弗朗西斯這兩個人物形象在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以及心里描寫四個層面上的重點詞匯的翻譯進行了統(tǒng)計與分析,并得出以下結(jié)論: 一,人物格式塔意象的整體轉(zhuǎn)換對詞義的選擇具有有效的指導作用與約束力; 二,不恰當?shù)拇朕o會影響乃至破壞人物整體形象,因而在再現(xiàn)人物形象時,譯者應遵循部分與整體和諧一致,部分為整體服務的原則,減少或避免措辭不當對人物形象造成的損害; 三,譯者依據(jù)原文人物的整體形象,在詞義選擇時對其進行形式上的調(diào)整,內(nèi)容上的補充以及意譯,即擺脫了形式上的束縛,又忠實且傳神地再現(xiàn)了這兩個人物形象。
【關鍵詞】:格式塔意象 人物 《跪下你的雙膝》 安-瑪麗·麥克唐納
【學位授予單位】:寧波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4-5
- Academic Achievements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4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1-12
- 1.2 Goal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2-13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13-14
- Chapter Two Review of Gestalt Theor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14-20
- 2.1 Core Theory of Gestalt Psychology14-15
- 2.2 Holism and Closure 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15-16
- 2.3 Image-G Actualization Theory16-20
- Chapter Three Process of Character Image-G Actualization20-27
- 3.1 Character in Literary Texts as A Character Image-G20-22
- 3.2 Process of Character Image-G Actualization22-27
- 3.2.1 Gestalt Perception of the Original Character Image-G22-24
- 3.2.2 Mental Formation of Character Image-G Schema24-25
- 3.2.3 Verbal Actualization of Character Image-G Schema25-27
- Chapter Four Character Image Translation in Fall on Your Knees27-53
- 4.1 Introduction of Two Main Characters in Fall on Your Knees27-31
- 4.1.1 The Father James27-29
- 4.1.2 The Third Daughter Frances29-31
- 4.2 Study of Diction on Four Description of Character Image-G in ST and TT31-49
- 4.2.1 Diction on Portrait Description31-36
- 4.2.2 Diction on Language Description36-40
- 4.2.3 Diction on Action Description40-45
- 4.2.4 Diction on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of Character Image Translation45-49
- 4.3 Findings of the Analysis49-53
- 4.3.1 Feasible Translation Methods50-52
- 4.3.2 Main Translation Principle: Harmony of Parts and Whole52-53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3-55
- References55-57
- Appendices57-6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朱桂成;;格式塔心理學下的翻譯理論假說[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8年02期
2 童瑩;顧飛榮;;翻譯研究的格式塔視角[J];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3 孟瑾,馮斗;古詩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傳遞[J];外語學刊;2005年04期
4 潘衛(wèi)民;李巍;;格式塔理論對翻譯教學的啟示[J];上海翻譯;2007年02期
5 姜秋霞;文學翻譯中的審美過程:格式塔意象再造[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年12期
6 姜秋霞,權曉輝;文學翻譯過程與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國翻譯;2000年01期
7 陳剛;黎根紅;;格式塔意象重構:話劇翻譯美學之維[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本文編號:10807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1080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