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花鼓燈“馮派”舞蹈藝術考察研究.pdf
本文關鍵詞:安徽花鼓燈“馮派”舞蹈藝術考察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國藝術研究院
碩士學位論文
安徽花鼓燈“馮派”舞蹈藝術考察研究
姓名:陳琳琳
申請學位級別:碩士
專業(yè):舞蹈學
指導教師:羅斌
20070520論文摘要
流行于安徽淮北等地區(qū)的花鼓燈舞蹈是漢族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民間舞蹈之
一。而活躍于安徽蚌埠地區(qū)、以著名花鼓燈老藝人馮國佩為奠基者的“馮派”花鼓
燈舞蹈則是花鼓燈所有傳播地區(qū)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響力的一個流派。
本論文旨在對花鼓燈舞蹈中獨樹一幟的“馮派”舞蹈藝術進行比較深入地考察、
梳理與探索。文章的主體部分共分為三章:第一章以花鼓燈的起源作為起點,探究
了花鼓燈與農耕文化、廣場藝術等的關系。同時,從總體上概括了馮國佩時期花鼓
燈藝術的面貌,介紹了三大流派的形成及其原因、藝術特點,并且對花鼓燈在過去
的傳承方式做了簡單的總結。這一章節(jié)在文化背景、歷史傳承等方面為論文提供了
比較堅實的基礎。第二章著重介紹了馮國佩的花鼓燈舞蹈藝術生涯以及突出的藝術
成果,總結了他在藝術風格上不斷融會創(chuàng)新、貫通發(fā)展而形成的“輕捷、秀麗、瀟
灑、嬌媚”之特色。尤其對“馮派”的“風擺柳”、“砍繞扇”、“野雞溜子”、
“雙拐彎”等典型舞疇作了較為深入的形態(tài)分析,進一步挖掘其舞蹈風格的獨特性。
第三章研究了“馮派”花鼓燈舞蹈傳承的歷史面貌、現(xiàn)實狀況,對其將來的傳承保
護做出了展望,并對“馮派”花鼓燈舞蹈的兩位著名傳人??婁樓與高小平的藝術
經(jīng)歷、作品以及風格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期揭示“馮派”花鼓燈舞蹈在傳承中的
不斷發(fā)展與進步。
關鍵詞:。馮派”花鼓燈舞蹈;藝術特色;形態(tài)分析;傳承. . ‘‘’, .
,“’.: .墩.
.
,,
.
“ ,。 ,“ ”,。.
“
. , “Ⅱ曠. ,
,
.
:“’ ,
中國藝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安徽花鼓燈“馮派”舞蹈藝術考察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83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18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