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舞蹈《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探析舞者內心情感與民間舞技巧的融合之美
本文關鍵詞:從舞蹈《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探析舞者內心情感與民間舞技巧的融合之美
【摘要】:本文以塔吉克民族民間舞蹈作品《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為例,通過結合舞蹈作品探析舞者內心情感與塔吉克民間舞“旋轉”技巧在舞蹈作品中的重要性,從而闡明舞者內心情感與民間舞技巧之間的密切關系,兩者是相輔相成,和諧統(tǒng)一的。全文共分為三個章節(jié)。第一章舞蹈《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創(chuàng)作背景對作品的來源、編導創(chuàng)想進行概括性的描述。第二章舞者內心情感與民間舞技巧在《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從舞者的內心情感與塔吉克民間舞旋轉技巧這兩方面來闡述兩者在舞蹈作品中各自的重要性。第三章舞蹈《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中舞者內心情感與民間舞技巧融合之美主要從作品中的原地旋轉、移動旋轉、拎裙舞姿轉這三個旋轉技巧,闡明舞者內心情感與民間舞技巧在舞蹈《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中融合統(tǒng)一帶來的強烈美感。
【關鍵詞】:民族民間舞蹈 舞者內心情感 旋轉技巧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藝術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722.2
【目錄】: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緒論8-9
- 一、本課題研究背景8
- 二、研究目的與意義8-9
- 第一章 舞蹈《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創(chuàng)作背景9-10
- 一、作品來源9
- 二、編導創(chuàng)想9-10
- 第二章 舞者內心情感與民間舞技巧在《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10-12
- 一、舞者內心情感在《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10-11
- 二、塔吉克族民間舞旋轉技巧在《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11-12
- 第三章 舞蹈《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中舞者內心情感與民間舞技巧的融合之美12-15
- 一、含蓄羞澀的情感與原地旋轉的融合——含苞花蕾的待放12-13
- 二、欣喜愉悅的情感與移動旋轉的融合——吐露芬芳的綻放13-14
- 三、熱情奔放的情感與拎裙舞姿轉的融合——絢麗燦爛的盛放14-15
- 結語15-16
- 參考文獻16-17
- 致謝17-1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琳;民族民間舞蹈的文化底蘊[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4年02期
2 馬蕾,付強;民族民間舞蹈論析[J];瓊州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3 袁莉茹;小型民族民間舞蹈的創(chuàng)作[J];藝海;2005年02期
4 張冬梅;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fā)展[J];大舞臺;2005年05期
5 阿沫;;快樂舞蹈,成就人生——近看“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考級”[J];藝術教育;2006年04期
6 周大明;;由民族民間舞蹈創(chuàng)作引發(fā)的思考[J];大舞臺;2006年01期
7 張志萍;;感悟民族民間舞蹈的繼承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6年01期
8 珊丹;;從《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內蒙古卷》的編纂看內蒙古的民族民間舞蹈藝術[J];內蒙古藝術;2006年01期
9 卓瑪;;青海民族民間舞蹈的審美蘊涵[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10 王松;;對民族民間舞蹈創(chuàng)作的探討[J];時代文學(雙月版);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裴蓓;楊建宇;李彥知;張文娟;鄭黎;;淺談民族民間舞蹈與養(yǎng)生[A];2011年中華名中醫(yī)論壇暨發(fā)揮中西醫(yī)優(yōu)勢防治腫瘤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趙蘭萍;;淺談中國民族間舞表演與傳承[A];文化研究論壇[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麗;挖掘民族民間舞蹈資源的深層內涵[N];中國民族報;2008年
2 中山職業(yè)技術學院 王靜;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N];光明日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杜再江;貴州民族學院重點打造民族民間舞蹈[N];貴州民族報;2007年
4 種俐俐;民族民間舞蹈的自我定位[N];文藝報;2007年
5 王紅川;五彩的世界 人性的交流[N];中國藝術報;2007年
6 劉曉真;在個人創(chuàng)新和歷史繼承之間[N];中國藝術報;2007年
7 劉麗;在保護中傳承民族民間舞蹈,促進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N];中國民族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熊玲 黃華;民族民間舞蹈創(chuàng)作面臨挑戰(zhàn)[N];云南日報;2009年
9 山西財經(jīng)大學 孔洋;淺談對民族民間舞蹈風格要素的把握[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11年
10 甘南州藏族歌舞劇院 貢保扎西;民族民間舞蹈的審美特征[N];甘南日報(漢文版);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許銳;傳承與變異 互動與創(chuàng)新[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嘯;“單元式”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陳冠眉;民族民間舞蹈作品中的調度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3 劉雪濤;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即興課程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年
4 戚澤;對當下民族民間舞蹈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3年
5 胡金含;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動作變形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6 王國俊;民族地區(qū)高等藝術院校舞蹈表演專業(yè)民族民間舞蹈課程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6年
7 洪霞;從舞蹈《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探析舞者內心情感與民間舞技巧的融合之美[D];廣西藝術學院;2016年
8 周曉瑜;民族民間舞蹈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探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陳碧嬌;1980年代以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作品風格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10 白雪;民族民間舞蹈作品之意境創(chuàng)造探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0741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1074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