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樂器看隋唐胡樂、俗樂之融合
發(fā)布時間:2021-01-02 04:48
我國周代以來雅、俗兩樂對立產(chǎn)生與展開直至春秋先秦有著極其復雜難纏的音樂發(fā)展史。漢代隨著張騫的西征開鑿了絲綢之路,引進了胡樂。由此雅俗胡三樂以其獨特而又復雜的發(fā)展方式展演于中國的歷史舞臺。它們對隋唐時期音樂文化的繁榮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其中淵源深刻的俗胡兩樂,在中國音樂史上各具怎樣的特征,如何對峙又怎樣交融是音樂史上一直難以說清的課題。文章以樂器為核心視角,結合曲名、樂部的成立、音樂機構的性質(zhì)等分析中國古代的胡樂、俗樂從并立走向融合的歷史發(fā)展軌跡。
【文章來源】: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8年0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文章目錄】:
我國古代雅樂與俗樂的對峙及展開一直在極為復雜的狀態(tài)中演進。漢代絲綢之路開通后, 胡樂的引進令古代中國的整個音樂發(fā)展局勢更為龐雜、豐富。自此, 雅、俗、胡三樂便以各自獨具個性的方式閃耀于我國的音樂歷史舞臺。其中, 更具淵源的胡、俗兩樂, 其各自的特點, 以及它們怎樣對立, 又如何交匯, 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爭議的話題。
一、胡樂、俗樂的并立———隋唐九、十部伎中的樂器
二、坐、立部伎的曲名及樂器編制
三、太常四部樂中的樂器
四、教坊、梨園、太樂署中的曲名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宋教坊的形成、內(nèi)容及與唐教坊的關系考[J]. 趙維平.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4(02)
[2]內(nèi)教坊、梨園在唐代音樂中扮演的角色與歷史作用[J]. 趙維平. 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2(01)
[3]唐代太常四部樂考[J]. 劉洋. 中國音樂學. 2010(02)
[4]《唐會要》“天寶十三載改諸樂名”史料分析[J]. 鄭祖襄.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08(03)
[5]唐代梨園法曲性質(zhì)考論[J]. 左漢林.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07(03)
[6]唐九、十部樂與二部伎之關系[J]. 秦序.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1993(04)
博士論文
[1]唐代宮廷樂器組合研究[D]. 劉洋.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8
本文編號:2952682
【文章來源】: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8年0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文章目錄】:
我國古代雅樂與俗樂的對峙及展開一直在極為復雜的狀態(tài)中演進。漢代絲綢之路開通后, 胡樂的引進令古代中國的整個音樂發(fā)展局勢更為龐雜、豐富。自此, 雅、俗、胡三樂便以各自獨具個性的方式閃耀于我國的音樂歷史舞臺。其中, 更具淵源的胡、俗兩樂, 其各自的特點, 以及它們怎樣對立, 又如何交匯, 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爭議的話題。
一、胡樂、俗樂的并立———隋唐九、十部伎中的樂器
二、坐、立部伎的曲名及樂器編制
三、太常四部樂中的樂器
四、教坊、梨園、太樂署中的曲名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宋教坊的形成、內(nèi)容及與唐教坊的關系考[J]. 趙維平.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4(02)
[2]內(nèi)教坊、梨園在唐代音樂中扮演的角色與歷史作用[J]. 趙維平. 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2(01)
[3]唐代太常四部樂考[J]. 劉洋. 中國音樂學. 2010(02)
[4]《唐會要》“天寶十三載改諸樂名”史料分析[J]. 鄭祖襄.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08(03)
[5]唐代梨園法曲性質(zhì)考論[J]. 左漢林.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07(03)
[6]唐九、十部樂與二部伎之關系[J]. 秦序.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1993(04)
博士論文
[1]唐代宮廷樂器組合研究[D]. 劉洋.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8
本文編號:29526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2952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