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盾鋼琴組曲《憶》的藝術特點與演奏詮釋
發(fā)布時間:2017-03-24 23:07
本文關鍵詞:譚盾鋼琴組曲《憶》的藝術特點與演奏詮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譚盾是中國當代著名作曲家,他的鋼琴組曲《八幅水彩畫的回憶》(下文簡稱《憶》)創(chuàng)作于1978年,組曲由八首形象鮮明的精致小品組成,整套組曲音樂形象鮮明,引人入勝,各樂章篇幅短小,形象生動,風格各異,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情趣。本論文在對組曲《憶》的創(chuàng)作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了該作品的中國風格與西洋作曲技法完美結合的創(chuàng)作特點,并結合表演藝術的原理和自己的演奏實踐,對作品的民族風格、樂句表達、觸鍵和音色、意韻表達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力求最準確地表達作品的藝術特色。 本論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闡述了本研究的緣起及意義,分析了研究現(xiàn)狀及對相關文獻進行了綜述,同時對本論文的研究方法進行了介紹。第二章簡述了譚盾的生活、學習經歷,并按時間順序總結了譚盾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第三章主要通過研究《憶》的和聲、旋律、節(jié)奏以及對民族樂器的模仿來闡述《憶》的中國風格。第四章分別對《憶》的八首鋼琴小品進行了音樂內容、曲式結構、演奏方法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從而更深層次的對《憶》中的八首鋼琴小品進行形象解讀與演奏詮釋。同時,試圖通過《憶》這部具有鮮明民族音樂特點的中國鋼琴小品來對增強學習者對中國風格鋼琴作品的把握能力。
【關鍵詞】:譚盾鋼琴組曲 演奏詮釋 民族音樂特點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J624.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緒論8-13
- 第一節(jié) 研究的緣起與意義8-10
-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及相關文獻綜述10-12
- 第三節(jié) 主要研究方法12-13
- 第二章 潭盾的經歷與其作品介紹13-17
- 第一節(jié) 潭盾的前期國內學習與后期國外學習與發(fā)展13-14
- 第二節(jié) 譚盾作品介紹14-17
- 第三章 《憶》中國風格的體現(xiàn)17-23
- 第一節(jié) 《憶》的創(chuàng)作背景17-18
- 第二節(jié) 《憶》中和聲所體現(xiàn)的中國風格18-20
- 第三節(jié) 《憶》中旋律、節(jié)奏與模仿中所體現(xiàn)的中國風格20-21
- 第四節(jié) 《憶》中其他元素所體現(xiàn)的中國風格21-23
- 第四章 《憶》中八首鋼琴小品的形象解讀與演奏詮釋23-49
- 第一節(jié) 《秋月》的形象解讀與演奏詮釋23-27
- 第二節(jié) 《逗》的形象解讀與演奏詮釋27-31
- 第三節(jié) 《山歌》的形象解讀與演奏詮釋31-34
- 第四節(jié) 《聽媽媽講故事》的形象解讀與演奏詮釋34-37
- 第五節(jié) 《古葬》的形象解讀與演奏詮釋37-40
- 第六節(jié) 《荒野》的形象解讀與演奏詮釋40-43
- 第七節(jié) 《云》的形象解讀與演奏詮釋43-45
- 第八節(jié) 《歡》的形象解讀與演奏詮釋45-49
- 結語49-51
- 參考文獻51-54
- 致謝54-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嵬;;從譚盾的音樂看當今中西方音樂文化的交流與融合[J];北方音樂;2011年12期
2 卞祖善;不得不說的話——向譚盾父親和專家進一言[J];東方藝術;2002年01期
3 吳迪;鄭博;;譚盾鋼琴組曲《憶》演奏淺析[J];大舞臺;2012年05期
4 李晶;;淺析中國鋼琴小品的藝術表現(xiàn)——以譚盾《憶》組曲選段為例[J];電影評介;2010年01期
5 朱藝;曾曉安;;譚盾鋼琴組曲《憶》探析[J];歌海;2009年01期
6 謝丁;;譚盾鋼琴組曲《八幅水彩畫的回憶》解析[J];歌海;2009年03期
7 孫浩然;;鋼琴觸鍵技術[J];北方音樂;2010年07期
8 姜偉強;;如何看待音樂創(chuàng)作沖突和音樂觀念的多元化——觀“卞譚之爭”視頻有感[J];大眾文藝;2010年18期
9 高盼;;淺談音樂藝術的個性與人類性——暨譚盾的音樂創(chuàng)作[J];黃河之聲;2010年02期
10 張彩云;;現(xiàn)代鋼琴創(chuàng)作中的民族風——譚盾鋼琴組曲《八幅水彩畫的回憶》論析[J];黃河之聲;2011年01期
本文關鍵詞:譚盾鋼琴組曲《憶》的藝術特點與演奏詮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62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26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