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dāng)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民族器樂論文 >

論中國樂部史上的隋代七部樂

發(fā)布時(shí)間:2018-03-21 21:42

  本文選題:七部樂 切入點(diǎn):樂部系統(tǒng) 出處:《中國音樂學(xué)》2009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隋唐樂部系統(tǒng)包括七部、九部、二部、太常四部等新興樂部,以及宮懸、鼓吹、挽歌、清樂等傳統(tǒng)樂部。在其草創(chuàng)階段,實(shí)現(xiàn)了傳統(tǒng)樂部同新樂部的結(jié)合;在其成熟階段,實(shí)現(xiàn)了新樂部的功能轉(zhuǎn)化。隋代七部樂便是這兩個(gè)階段的開端。從來源角度看,它是以樂部為單元的音樂運(yùn)動的結(jié)晶,說明中國音樂史可以看作不同樂部形態(tài)相嬗替的歷史;從流變角度看,它反映了宮廷音樂系統(tǒng)圍繞政治需要而進(jìn)行的變化,說明必須從政治角度觀察歷史上的音樂現(xiàn)象。隋代七部樂的建設(shè),其本質(zhì)是"合南北之樂",曾經(jīng)有過不同方案。分析這些方案可以知道:分部或?yàn)槠?或?yàn)榫?并不取決于藝術(shù)的資源條件,而是取決于政治象征意義上的要求。
[Abstract]:The Sui and Tang music department system includes seven, nine, two and four new music departments, as well as the traditional music departments such as Gong Xuan, preaching, elegiac, and Qing music. In its early stage of creation, it realize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usic department and the new music department; in its mature stage, It is the beginning of these two stages. From the source point of view, it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music movement with the music department as the unit, which shows tha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usic can be regarded as the 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of different music part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volution, it reflects the changes made by the court music system around the political needs, indicating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observe the historical musical phenomena from the political point of view. The essence of the project is "to be happy with the north and south", and there have been different schemes. If we analyze these schemes, we can know that the division is either seven or nine, not depending on the resource condition of the art, but on the requirement of political symbolism.
【作者單位】: 揚(yáng)州大學(xué)中國文化研究所;
【分類號】:J609.2

【參考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秦序;劉貺與《太樂令壁記》[J];黃鐘.武漢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bào);1993年Z1期

2 王小盾;;關(guān)于《古今樂纂》和音樂文獻(xiàn)的辨?zhèn)蝃J];文藝研究;2008年11期

【共引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秦序;;“燕樂”并非唐代音樂的一種恰當(dāng)分類——隋唐樂舞的分類問題[J];交響.西安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06年03期

2 鄭祖襄;“增其事、省其文”,難免疏漏——《新唐書·禮樂志》若干記載討論[J];音樂研究;2001年04期

3 鄭祖襄;;唐宋“雅、清、燕”三樂辨析[J];音樂研究;2007年01期

4 王小盾;余作勝;;從《琴操》版本論音樂古籍輯佚學(xué)[J];音樂研究;2011年03期

5 張維;唐代“坐、立部伎”的起源、沿革及流傳[J];南京藝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bào)(音樂與表演版);2004年02期

6 鄭祖襄;;二辨《古今樂纂》“隋代漢樂坐部”記載之偽——與王小盾教授商榷[J];文藝研究;2009年05期

7 王小盾;;再論音樂文獻(xiàn)辨?zhèn)蔚脑瓌t和方法[J];文藝研究;2010年05期

8 鄭祖襄;;《唐會要》“天寶十三載改諸樂名”史料分析[J];中央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08年03期

9 董曉明;;再談《古今樂纂》“漢樂坐部”史料中的問題[J];文教資料;2012年17期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2條

1 肖光偉;《玉�!匪逄莆宕墨I(xiàn)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1年

2 劉洋;唐代宮廷樂器組合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2條

1 馬藝源;隋代音樂文學(xué)研究[D];西北大學(xué);2011年

2 鄭永霞;唐代壁記研究[D];河南大學(xué);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維;唐代“坐、立部伎”的起源、沿革及流傳[J];南京藝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bào)(音樂與表演版);2004年02期

2 鄭祖襄;;一段偽造的音樂史料——《古今樂纂》“隋代漢樂坐部”記載辨?zhèn)蝃J];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08年01期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小盾;;論中國樂部史上的隋代七部樂[J];中國音樂學(xué);2009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重要報(bào)紙文章 前1條

1 毛繼增;中韓友好的歷史見證——唐樂[N];中國民族報(bào);2011年



本文編號:164566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64566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0f40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