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在通往“上帝”的歸途
發(fā)布時間:2017-10-07 03:05
本文關鍵詞:此在通往“上帝”的歸途
更多相關文章: 海德格爾 神學美學 此在 詩人與詩 上帝 存在
【摘要】:海德格爾的神學美學思想是美學史中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部分,他的神學美學思想較之傳統(tǒng)神學家的神學美學思想有著很大的不同,在神學美學的發(fā)展史上獨樹一幟。首先,海德格爾的神學美學理論是在其濃厚的神學思想底蘊下產生,而后進一步在其深邃的哲學思想基礎上發(fā)展和完善的,這些為他的神學美學理論增添了一種與眾不同的色彩。其次,海德格爾的神學美學思想以詩意的手法為人們揭示了一條通往“最終上帝”的歸途,通過詩人對此在的召喚和帶領,使此在在詩的感悟中尋找到離去的上帝的蹤影和諸神的蹤跡,從而在詩的提升中最終抵達人們該去的路途,那就是眾人所向之地——上帝的歸途。全文分為三個章節(jié)。 引言,簡要介紹了國內外學者對海德格爾神學美學思想的研究現狀,提出了本論文主要研究的內容。 第一章,主要是對海德格爾的神學美學思想產生的背景進行了一定的概括和總結。首先,海德格爾的宗教家庭背景和幼年神學學習經歷為其神學美學思想的產生奠定了相應的基礎;其次,他的神學美學思想是在對西方傳統(tǒng)神學美學思想的繼承和批判下逐步發(fā)展和完善的。 第二章,從三個方面探討了海德格爾神學美學思想的表現,也就是本論文研究的主要問題,即此在通往上帝歸途的方式:此在→詩和詩人→上帝→存在。海德格爾明確地指出了此在敞開澄明存在的途徑,那就是在詩人迷狂創(chuàng)作的詩中學會思。詩人率先冒險進入黑暗的深淵,以敏銳的嗅覺發(fā)現諸神的蹤跡,然后跟隨諸神的指引感悟那神性,為終有一死者指出了一條回歸上帝大道的途徑。 第三章,總結了海德格爾神學美學思想所產生的主要影響和其價值。首先,它為現代美學研究注入新的血液;其次,在人類面臨精神空虛,無家可歸的現代社會,海德格爾的神學美學為他們指引了一條通往上帝的捷徑;再者,它對神學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神學研究有一定的啟發(fā)作用。文章旨在通過海德格爾的神學美學思想為失去生存根基而變得無家可歸的此在,尋找到一條通向他們新的生存根基的家——上帝的歸途,從而讓在世中的此在能以詩與思結合的狀態(tài)存在。 結語,從海德格爾的神學美學理論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發(fā)現,他為現世的此在所規(guī)劃的通往上帝的歸途,人們可以在此找回上帝的庇佑,找回最真的自我。
【關鍵詞】:海德格爾 神學美學 此在 詩人與詩 上帝 存在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B516.54;B83-0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海德格爾神學美學思想淵源11-19
- 1.1 海德格爾早期經歷及其神學機緣11-13
- 1.2 海德格爾神學美學與西方神學美學思想的關系13-17
- 1.2.1 西方神學美學思想13-16
- 1.2.2 海德格爾對西方神學美學的批判16-17
- 1.3 海德格爾神學美學思想與其哲學的關系17-19
- 第二章 海德格爾神學美學思想的表現方式19-34
- 2.1 此在與存在19-23
- 2.1.1 此在是作為存在而存在的19-21
- 2.1.2 此在是唯一能夠領悟和揭示存在的特殊存在者21-23
- 2.2 詩人與詩23-28
- 2.2.1 詩人是上帝的代言人23-25
- 2.2.2 詩人返鄉(xiāng)25-26
- 2.2.3 詩26-28
- 2.3 存在與上帝28-34
- 2.3.1 存在與上帝的相通性28-30
- 2.3.2 上帝是存在的最高顯現方式30-32
- 2.3.3 做好準備以期待最終的上帝(終極之神)到來32-34
- 第三章 海德格爾神學美學思想的價值和影響34-41
- 3.1 為美學提供了一條可能的出路34-36
- 3.2 為喪失生存根基的無家可歸者找到歸途36-38
- 3.3 對神學的發(fā)展產生影響38-41
- 3.3.1 現代神學家借鑒了海德格爾神學美學研究的方法38-39
- 3.3.2 為神學的傳播提供了途徑39-41
- 結語41-42
- 參考文獻42-44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44-45
- 致謝4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龐愛;;海德格爾神學美學思想淵源[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屠興勇;海德格爾對“此在”概念之詮釋[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7期
3 吳學國;海德格爾晚期思想中的“上帝”[J];求是學刊;2002年04期
4 雷禮錫;;現代西方神學美學與康德審美理論[J];襄樊學院學報;2008年07期
5 張法;巴爾塔薩的神學美學[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6 孫周興;;后神學的神思——海德格爾《哲學論稿》中的上帝問題[J];世界哲學;2010年03期
7 喬煥江;神學美學視野中的現代美學困境[J];中文自學指導;2005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喬煥江;通往天堂的審美之路[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李卓;海德格爾晚期天地神人四重奏思想探究[D];黑龍江大學;2004年
2 任俊紅;海德格爾思想中的神學之維及其對現代神學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9865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986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