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小平與朱光潛美學研究
本文關鍵詞:宛小平與朱光潛美學研究
【摘要】:正宛小平是我國著名美學家朱光潛的嫡孫,同時也是朱光潛美學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他對"朱學"的主要命題和方法論原則、理論體系和當代價值以及美學文本等許多方面進行了認真梳理和研究,取得了學界公認的優(yōu)秀成果,對推動"朱學"研究意義深遠。宛小平的"朱學"研究十分平實,并無偏私浮夸的毛病。他不輕易追隨學界當前流行的見解,而總是把朱光潛學術研究的心路歷程、時代語境和個人信仰等聯(lián)系起來綜合考察,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藝術學院;
【關鍵詞】: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朱光潛年譜長編”(12BZX085)階段性成果之一
【分類號】:B83-0
【正文快照】: 宛小平是我國著名美學家朱光潛的嫡孫,同時也是朱光潛美學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他對“朱學”的主要命題和方法論原則、理論體系和當代價值以及美學文本等許多方面進行了認真梳理和研究,取得了學界公認的優(yōu)秀成果,對推動“朱學”研究意義深遠。宛小平的“朱學”研究十分平實,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宛小平;;朱光潛的美學思想及其價值[J];江蘇社會科學;2008年03期
2 宛小平;;朱光潛“美是主客觀統(tǒng)一”論的真實意蘊——兼與黃應全先生商榷[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3 宛小平;;朱光潛批評王國維詩境說的省思[J];文藝理論研究;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方美學中國化——朱光潛美學思想研究”負責人、安徽大學教授 宛小平;[N];光明日報;2011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汪裕雄;藝境求索中的文化批判──宗白華美學思想評議之三[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2 賴蕓芳;;韶華流逝中的經典述說[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6期
3 趙輔煥;;宗白華美學意境論[J];大眾文藝;2010年19期
4 田智祥;;宗白華的內傾型人格與他的詩意情[J];甘肅社會科學;2009年02期
5 黨聆嘉;;淺談朱光潛先生對當代學生如何學習之啟示[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年09期
6 杜正華;;溝通與融合——論宗白華美學中的兩脈整合[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7 李建軍;;轉益多師是汝師——淺議語文教學藝術風格學習的有效途徑[J];江蘇教育;2007年20期
8 莊桂成;黑格爾與20世紀中國“典型論”[J];江漢論壇;2004年03期
9 張國芳;;論宗白華初始藝術思想特質[J];劇影月報;2012年03期
10 李紅梅;宗白華與西方生命哲學[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羅紱文;李澤厚“情本體”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江冬梅;生命·藝術·直覺[D];西南大學;2011年
3 楊平;康德與中國現(xiàn)代美學思想[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向寶云;曹禺悲劇美學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5 王云亮;話語的轉型[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6 石長平;劉綱紀實踐本體論美學思想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齊光遠;梁宗岱美學思想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8 王宏超;學科與思想:中國現(xiàn)代美學的起源[D];復旦大學;2008年
9 羅曼;蔣孔陽美學思想新釋[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凡;“舞”:中國藝術的審美基型[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玉曉;《人間詞話》修辭語境觀初探[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3 董瀛;劉師培的美術觀[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劉天召;宗白華藝術哲學思想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5 刁俊瑗;東方的歌德[D];安徽師范大學;2011年
6 馮學勤;周作人“生活藝術論”思想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4年
7 莫先武;現(xiàn)代意境理論的生成[D];蘇州大學;2004年
8 許凌冬;生態(tài)文藝學視域下的宗白華美學思想[D];揚州大學;2005年
9 陳恒;朱光潛“人生的藝術化”理論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5年
10 王智慧;穿過時間的迷霧—埃爾·格列柯的世界[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朱光潛;美學中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爭——交美學的底[J];哲學研究;1961年02期
,本文編號:8987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898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