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守黑”在漢字造型中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17 15:21
本文分析研究了“知白守黑”在漢字中的應用。首先引用了“知白守黑”的辯證關系,探究了“知白守黑”的構成依據,然后結合空間角度引申并構建出“氣韻”的概念點,最后闡述“氣韻”與漢字之間的關系,并將其應用到漢字造型中。其中以中國傳統道家思想的宇宙觀來探求漢字空間的構成與應用,旨在研究具有“氣韻”特征的漢字,從而實現“知白守黑”的美學價值。目前關于“知白守黑”的理論研究,還主要停留在對“知白守黑”中一白一黑的表層,對“知白守黑”在漢字中的應用也有很多方面。本課題嘗試從空間角度切入,將“知白守黑”與漢字空間構成結合闡述。具體通過“氣韻”來探討“知白守黑”與漢字之間的隱性深層聯系,讓漢字造型具有理論支撐與創(chuàng)新意義。
【文章來源】:大連工業(yè)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好的設計圖
第三章“氣韻”在漢字中的表現與應用12的布局為主要表現。漢字的空間構成以相互共生、虛實互換為指導,從中可以梳理出“流動”“虛白”、“實黑”的空間特點,而這些空間特征都可闡述為“氣韻”。以現代設計大師靳埭強設計的招貼《文字感情》(圖3-1)用漢字水墨藝術與文房四寶為元素,設計出一幅作品。分別以漢字造型中:水、云、山、風為主要元素,結合著文房四寶,映襯出:行云流水、閑逸如云、恩重于山如沐春風的文化寓意。從中我們感受到了將漢字書法運用在素色白紙上,通過漢字的“意象”特征,結合文房用具,揮灑著流動的水墨,表達了漢字在“氣韻”空間特征的影響下散發(fā)著無限的生命力。圖3-1文字的感情——漢字主題海報Picture3-1thefeelingsofcharacters--Chinesecharacterthemeposter3.3“氣韻”在漢字中的表現通過對“氣韻”的探究與構建后,分析出漢字本身的“意象”特征以及漢字書寫時的“氣韻”表現,都是對“知白守黑”的空間關系討論。其中在對“氣韻”進行探究時,
第三章“氣韻”在漢字中的表現與應用13漢字“意象”的特征表現出“氣韻”的空間特征,這也是“知白守黑”中“氣韻”空間構成的表現。綜合分析,漢字中“氣韻”的表現是衡量“知白守黑”辯證關系的關鍵,也是漢字“意象”的空間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皻忭崱痹跐h字中的表現,需要從漢字本身的意義闡述。杉浦康平先生曾提出:漢字超越了單純的文字意義,變化成各種物,又回歸漢字誕生的原點。結合前幾章的研究討論,可歸納為物--象--“取象”--“意象”--“道”(大象)。具體表現以“取象”為形式,通過“意象”為內容呈現出來!叭∠蟆迸c“意象”體現出漢字的空間關系構成的關鍵,其中蘊含的道家思想最為典型的是對“知白守黑”辯證關系的闡述。漢字之間的排列是象形的組合關系,單個漢字的象形與象形在相互融合、疊印中構成空間。其中“取象”是對漢字空間的描述,是有形的,實的。而這里的“意象”在漢字空間中具有流動特點,是無形的,虛的。因此,在漢字構成中“取象”的表現到“意象”的內容落實,是對“氣韻”空間構成及關系的描述。其中,漢字的“意象”特征是通過漢字的“取象”來描述的,蘊含了漢字的整個運動過程的變化,在空間中具有運動的特點。再其中,漢字“意象”不僅包括了對虛白、實黑的空間構成的表現,也蘊含“知白守黑”辯證關系的體現。因此,漢字在“氣韻”空間中具有“意象”的特征。通過對漢字構成關系的理解,推斷出以下圖表。如下圖3-2所示。圖3-2作者自繪Figure3-2Authorself-painting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古代宇宙觀中的空間觀念芻論[J]. 王世進,蔣文學.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3)
[2]中國書法里的美學思想[J]. 宗白華. 哲學研究. 1962(01)
本文編號:3594968
【文章來源】:大連工業(yè)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好的設計圖
第三章“氣韻”在漢字中的表現與應用12的布局為主要表現。漢字的空間構成以相互共生、虛實互換為指導,從中可以梳理出“流動”“虛白”、“實黑”的空間特點,而這些空間特征都可闡述為“氣韻”。以現代設計大師靳埭強設計的招貼《文字感情》(圖3-1)用漢字水墨藝術與文房四寶為元素,設計出一幅作品。分別以漢字造型中:水、云、山、風為主要元素,結合著文房四寶,映襯出:行云流水、閑逸如云、恩重于山如沐春風的文化寓意。從中我們感受到了將漢字書法運用在素色白紙上,通過漢字的“意象”特征,結合文房用具,揮灑著流動的水墨,表達了漢字在“氣韻”空間特征的影響下散發(fā)著無限的生命力。圖3-1文字的感情——漢字主題海報Picture3-1thefeelingsofcharacters--Chinesecharacterthemeposter3.3“氣韻”在漢字中的表現通過對“氣韻”的探究與構建后,分析出漢字本身的“意象”特征以及漢字書寫時的“氣韻”表現,都是對“知白守黑”的空間關系討論。其中在對“氣韻”進行探究時,
第三章“氣韻”在漢字中的表現與應用13漢字“意象”的特征表現出“氣韻”的空間特征,這也是“知白守黑”中“氣韻”空間構成的表現。綜合分析,漢字中“氣韻”的表現是衡量“知白守黑”辯證關系的關鍵,也是漢字“意象”的空間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皻忭崱痹跐h字中的表現,需要從漢字本身的意義闡述。杉浦康平先生曾提出:漢字超越了單純的文字意義,變化成各種物,又回歸漢字誕生的原點。結合前幾章的研究討論,可歸納為物--象--“取象”--“意象”--“道”(大象)。具體表現以“取象”為形式,通過“意象”為內容呈現出來!叭∠蟆迸c“意象”體現出漢字的空間關系構成的關鍵,其中蘊含的道家思想最為典型的是對“知白守黑”辯證關系的闡述。漢字之間的排列是象形的組合關系,單個漢字的象形與象形在相互融合、疊印中構成空間。其中“取象”是對漢字空間的描述,是有形的,實的。而這里的“意象”在漢字空間中具有流動特點,是無形的,虛的。因此,在漢字構成中“取象”的表現到“意象”的內容落實,是對“氣韻”空間構成及關系的描述。其中,漢字的“意象”特征是通過漢字的“取象”來描述的,蘊含了漢字的整個運動過程的變化,在空間中具有運動的特點。再其中,漢字“意象”不僅包括了對虛白、實黑的空間構成的表現,也蘊含“知白守黑”辯證關系的體現。因此,漢字在“氣韻”空間中具有“意象”的特征。通過對漢字構成關系的理解,推斷出以下圖表。如下圖3-2所示。圖3-2作者自繪Figure3-2Authorself-painting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古代宇宙觀中的空間觀念芻論[J]. 王世進,蔣文學.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3)
[2]中國書法里的美學思想[J]. 宗白華. 哲學研究. 1962(01)
本文編號:35949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3594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