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審美傳統(tǒng)對新時代大學(xué)生追求美好生活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1-09-24 01:37
儒家以"善"為美,道家以"自然"為美,兩家的審美傳統(tǒng)各成體系,對美好生活的詮解與踐履也有不同。立足于新時代,若是我們能求同存異、揚長避短,對二者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便能在培育大學(xué)生精神世界的過程中發(fā)揮合力作用。
【文章來源】:美與時代(下). 2019,(09)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儒家審美傳統(tǒng)下的美好生活及其啟示
(一)儒家審美標準:以“善”為美
(二)儒家審美標準下的美好生活及啟示
1. 國家之美:以“天下為公”為理想,追求國家的“大同”美
2. 社會之美:以“禮”促和,崇尚群體的秩序和諧美
3. 個人之美:以“仁”為本,追求個人的道德美
二、道家審美傳統(tǒng)下的美好生活及其啟示
(一)道家審美的標準:“自然”為美
(二)道家審美標準下的美好生活及其啟示
1. 生活方式之美:“天人合一”的自然美
2. 個人之美:復(fù)歸于“嬰兒”的自然美
三、結(jié)語
本文編號:3406836
【文章來源】:美與時代(下). 2019,(09)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儒家審美傳統(tǒng)下的美好生活及其啟示
(一)儒家審美標準:以“善”為美
(二)儒家審美標準下的美好生活及啟示
1. 國家之美:以“天下為公”為理想,追求國家的“大同”美
2. 社會之美:以“禮”促和,崇尚群體的秩序和諧美
3. 個人之美:以“仁”為本,追求個人的道德美
二、道家審美傳統(tǒng)下的美好生活及其啟示
(一)道家審美的標準:“自然”為美
(二)道家審美標準下的美好生活及其啟示
1. 生活方式之美:“天人合一”的自然美
2. 個人之美:復(fù)歸于“嬰兒”的自然美
三、結(jié)語
本文編號:34068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0683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