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美學論文 >

1949-1966年中國書籍封面的行書字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18 12:54
  本文以1949—1966年中國書籍封面的行書字體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書籍封面上行書字體的特征、風格、排列方式、圖文關(guān)系以及繁簡字使用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書籍封面上行書字體的應用狀況及書籍封面行書字體的風格與功能價值。本文分為四章:第一章主要闡述了漢字及書法字體的概念、論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與意義、國內(nèi)外研究綜述、基本內(nèi)容、研究方法及重點、難點、創(chuàng)新點;第二章主要闡述了行書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脈絡、行書的基本特征、不同載體上的行書字體和書籍封面上的行書字體;第三章主要闡述了1949—1966年文學藝術(shù)類書籍封面的行書字體應用,主要包括書籍封面上的簡體漢字與繁體書法字,書籍封面上行書字體的排列方式、色彩及圖文關(guān)系,以及文學藝術(shù)類書籍封面行書字體的儒雅風格、高古風格、簡約風格和雄渾風格;第四章主要闡述了書籍封面的印刷字體與行書字體的比較,及其在書籍封面上的使用效果,探討了書籍封面的書法字體應用對中國書法藝術(shù)傳承創(chuàng)新的價值與意義。本文認為,1949—1966年行書字體在書籍封面上的應用,既體現(xiàn)了行書的實用性和審美性,又傳達出中國書法藝術(shù)和中華書籍文化的深厚文化內(nèi)涵和獨特民族性。這一時期行書字體在書籍封... 

【文章來源】:北京印刷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1949-1966年中國書籍封面的行書字體研究


行楷《得長風帖》鐘繇

行草


行草《伯遠帖》王珣

風格,書壇,審美標準,墨跡


提到晉代的行書,自然會提及到《三希堂法帖》,乾隆認為古代遺留下來的墨跡以晉代王珣《伯遠帖》、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圖2-3)、王獻之《中秋帖》(圖2-4)最為珍貴。三帖均為行書,是稀世之寶,可見"二王"樹立了具有高度藝術(shù)典范性的行書風格。從南北朝至初唐的書壇的審美標準,是以"二王"行書風格藝術(shù)為標桿的,到了唐中期,顏魯公行書又開啟了一代新風。圖2-4 王獻之《中秋帖》


本文編號:340017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0017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813b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