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品質的審美之維研究
本文關鍵詞:城市生活品質的審美之維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生活品質之城”是杭州的城市發(fā)展理念和城市品牌,本文結合中國城市生活品質的審美發(fā)展現(xiàn)狀,并以杭州市為例來研究城市生活品質的審美之維。通過城市生活品質與城市生活質量的比較,發(fā)掘出城市生活品質應該具有的審美內涵:生活品質的審美內涵是人的生存感受和超越狀態(tài),前者體現(xiàn)了“生活品質”的情感性——是對生活品質的個體化體驗以及對這種體驗的情感表達,后者體現(xiàn)了“生活品質”的超越性,——是對日常生活的精神性超越,具有超凡脫俗的無功利性質,使生活超越平庸和世俗,提升生活品質。生活品質的審美內涵主要包括生活品味、生活風格、生活情趣三種內涵。生活品味是人們對生活的無窮玩味,是對生活的審美反思;生活風格是人的精神氣質和生活方式或生活形式完美融合的生活過程;生活情趣是人們對生活積極向上的審美情感體驗。 城市生活品質在中國的審美發(fā)展,以杭州市為例,蘊含著傳統(tǒng)的審美精神,但也存在著歷史的局限性。在中國傳統(tǒng)城市中,城市的發(fā)展偏重于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城市的審美建設匱乏,城市審美要素發(fā)展極其有限;城市的市民僅限于少數(shù)特權階層,城市市民的審美素養(yǎng)不高,市民的審美生活通常不是在城市中,而是在山水田園詩意的大自然中,因此城市生活品質的審美發(fā)展極其緩慢而不完善。 當代中國城市越來越重視生活品質的審美層面的發(fā)展,而對當代城市大眾來說,審美生活不再是古代士人賦詩作畫、近代學者、現(xiàn)代有“資本”的、少數(shù)“精英”人士的專有名詞,而且是后現(xiàn)代大眾人們生活的組成部分,審美生活在某種程度上模糊了審美主體的身份、地位、權力、財產,任何一個具有審美情感和審美心態(tài)的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審美生活。以杭州市為例,在日常生活中,杭州人自古至今,尤其懂得生活情趣,講究生活品味,追求日常生活精致化,他們的生活方式、生活態(tài)度都體現(xiàn)了生活品質的審美層面。 城市生活品質的審美價值在于促進城市的審美建設,使人能夠得到自由、全面的發(fā)展,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城市生活品質的審美建設不僅使人們居住的城市綠化環(huán)境得到美化和城市的文化設施建設得到完善,而且更深層地促進了人們日常生活的豐富。從人的生存感受更高層的意義上來講,在城市建設中需要融入審美的因素,因為當今人們已經感到審美成為衡量我們日常生活品質的中心標志。然而,城市生活品質的的審美建設在現(xiàn)實中也遇到很多挑戰(zhàn),主要是客觀的城市改造帶來的硬傷和個人主觀的審美素養(yǎng)及其審美生活實踐缺失,對此我們應采取一些可能的對策,促進城市的審美建設。因此,城市建設應該把以人為本和以生態(tài)為本的觀點結合起來,把工程建設與景觀設計的理念統(tǒng)一起來,使居住在城市中的能感覺到人與自然環(huán)境和人與人文環(huán)境的和諧相處;同時市民應當培養(yǎng)自身的審美素養(yǎng),增強主觀幸福感,從而真正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美好。
【關鍵詞】:城市生活品質 審美內涵 審美生活 審美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B834.3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錄7-9
- 一、城市生活品質的審美內涵9-20
- (一) 關于“生活品質之城”——杭州9-12
- 1. 城市生活品質研究9-10
- 2. 何謂生活品質10-11
- 3. “生活品質之城”的提出11-12
- (二) 選題依據12-14
- 1. 立足于以人為本13
- 2. 立足于生存美學理論13
- 3. 立意于當代城市建設13-14
- (三) 審美之維的內涵14-20
- 1. 生活品味15-16
- 2. 生活風格16-18
- 3. 生活情趣18-20
- 二、城市生活品質在杭州的審美發(fā)展20-28
- (一) 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審美生活20-22
- (二) 城市功能的審美轉變22-26
- 1. 城市的基本功能22-23
- 2. 城市的審美功能及其特點23-25
- 3. 城市公共空間中公共藝術的缺乏25-26
- (三) 審美生活限于有識之士與特權階層26-28
- 三、當代城市生活品質的審美要素及其價值28-37
- (一) 大眾審美活動,豐富城市生活28-30
- 1. 大眾積極參與文化娛樂活動29-30
- 2. 大眾漫步自然、文化、歷史街區(qū)30
- (二) 公共藝術,美化城市環(huán)境30-34
- 2. 建設文化杭城32-33
- 3. 城市藝術小品設計33-34
- (三) 審美教育的公眾化,提高生活品質34-37
- 四、城市審美建設面臨的挑戰(zhàn)及其對策37-45
- (一) 客觀的城市改造帶來的硬傷37-38
- (二) 主觀的審美素養(yǎng)和審美生活實踐缺失38-39
- (三) 可能的對策39-45
- 1. 保護和發(fā)展杭城歷史街區(qū),為市民營造審美生活的文化氛圍39-40
- 2. 保護杭城生態(tài),同時注重景觀設計40-42
- 3. 培養(yǎng)大眾的審美素養(yǎng),增強主觀幸福感42-45
- 參考文獻45-48
- 附錄:圖片資料48-53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53-54
- 致謝54-5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瑜;;城市改造之路——范小青《褲襠巷風流記》與《城市表情》比較[J];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9年04期
2 璇瑞;;我的姥姥[J];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24期
3 馮驥才;;手下留情[J];民主;1998年04期
4 趙陟;甄小蘭;;這事媽做主[J];大眾文藝;2010年06期
5 梁鳳蓮;;植根于文化的廣州城市發(fā)展新路徑[J];粵海風;2010年04期
6 針影;三輪為什么要騙我?[J];散文百家;2005年06期
7 ;提高生活品質 推進和諧發(fā)展[J];杭州通訊(生活品質版);2007年S2期
8 李鵬;;城市生活與城市改造[J];藝術學界;2009年01期
9 ;生活品質國際交流會[J];杭州(我們);2010年Z1期
10 嚴浩;;杭州與國外生活品質較高城市比較研究(上)[J];杭州通訊(生活品質版);200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孟昭和;;城市改造與古跡保留——保留“歷山頂”[A];山東省老科技工作者為實施“十一五”規(guī)劃和建設創(chuàng)新型省份建言獻策研討會論文選[C];2007年
2 俞孔堅;;足下的文化與野草之美[A];中國公園協(xié)會2009年論文集[C];2009年
3 裘行潔;;保護城市的肌理[A];中國文物學會傳統(tǒng)建筑園林委員會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會議文件[C];1999年
4 張必金;;解決征地難拆遷難問題的幾點探索[A];福建省土地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杜斌;劉祖德;聶向珍;;城市中的舊樁基問題及處理方法探討[A];第二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6 祁今燕;;城市改造與保護古城民居風貌[A];第十五屆中國民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肖姣姣;;城市改造對城市文脈的影響[A];中國地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8 祁今燕;;大城市建設與保護古城風貌芻議[A];2006年當代藝術與批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丁勇輝;趙征;;世博慶典廣場工程水鏡施工技術研究[A];施工機械化新技術交流會論文集——建筑機械化2011增刊[C];2011年
10 齊心;;加強地下文物保護,展現(xiàn)古都文化底蘊[A];北京古都風貌與時代氣息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孫化民;擊掌叫好[N];人民法院報;2006年
2 郭延軍 李為民;三基建設搭上城市改造順風車[N];人民公安報;2006年
3 中共大連市委黨校教授 宮?;在城市改造中注重提升城市精神[N];大連日報;2010年
4 記者 廉維亮;“城改”方式應因地制宜[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5 駐站記者 田永平;西蘇旗將今年確定為城市改造年[N];錫林郭勒日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李兆汝;城市改造:急躁是我們的敵人[N];中國建設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李偉;樹正氣 鉚足勁 打一場城市改造的漂亮仗[N];張家界日報;2007年
8 記者 韓春燕 別培輝;鞍山城市改造,讓宋三村農民失地無著[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9 本報記者 李民峰;新景觀 強化冰城魅力[N];黑龍江日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朱菲娜;城市改造,換新顏勿傷“舊貌”[N];中國經濟時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王君;城市改造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2年
2 趙曄琴;上海城市空間建構與城市改造:城市移民與社會變遷[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張其邦;城市更新的更新地、更新時(期)與更新度理論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4 于卓;遺傳算法在城市空間增長中的量化方法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5 楊承志;廣州市舊城改造房屋拆遷流程再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劉偉;基于自然進程的城市水空間整治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孔維雙;城市生活品質的審美之維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
2 張釗;城市改造中的草根抗爭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3 周陽;聞喜縣桃園街城市改造開發(fā)項目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4 李德忠;論公共藝術的人文視角[D];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5 黃輝;19世紀下半葉巴黎城市改造探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賈培垌;城市土地開發(fā)中的利益博弈與治理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7 李樹娟;關于上海城市改造的新聞生產分析[D];復旦大學;2011年
8 梁金元;順德陳村鎮(zhèn)舊城改造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9 孫圓;城市文明傳播與古都文化功能[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黃曉朋;晨練與社會空間[D];復旦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城市生活品質的審美之維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44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