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內西方現(xiàn)當代美學研究動向
發(fā)布時間:2021-02-21 20:55
2017年的西方現(xiàn)當代美學研究,不管是對現(xiàn)象學美學、馬克思主義美學、海德格爾美學,還是對西方現(xiàn)當代美學的總體把握來看,眾多研究者在對以往研究方向做出進一步闡述的同時,也從不同維度作了多方位討論,雖然研究范圍逐漸增加,但研究的理論深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文章來源】:綿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8,37(07)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現(xiàn)象學美學
二、馬克思主義美學
三、精神分析美學與格式塔心理美學
四、解構主義美學
五、海德格爾美學
六、闡釋學美學
七、對當代西方美學的整體把握和宏觀研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馬克思和海德格爾對于人的本真狀態(tài)的追求:技術批判的視角[J]. 周艷紅.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 2017(06)
[2]中西詩學對話——德里達與中國文化[J]. 曹順慶,李斌.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7(06)
[3]美學的人類學轉向與當代美學的發(fā)展[J]. 向麗.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2017(01)
[4]從“碎微空間”到“分形空間”:后現(xiàn)代空間的形態(tài)重構及美學譜系新變[J]. 裴萱.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5)
[5]弗洛伊德的文藝心理學探析[J]. 陳思. 美與時代(下). 2017(09)
[6]伽達默爾的教化哲學及其美育思想[J]. 李兵. 美育學刊. 2017(05)
[7]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生產轉向及其理論意義[J]. 段吉方. 文學評論. 2017(05)
[8]表現(xiàn)、星叢和真理性內涵——本雅明《認識批判序言》中對真與美關系的討論[J]. 趙千帆.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4)
[9]審美生命的實踐——簡析?碌纳婷缹W[J]. 譚嘉儀. 美與時代(下). 2017(08)
[10]論伽達默爾效果歷史理論對接受美學的影響[J]. 張雅迪. 美與時代(下). 2017(08)
博士論文
[1]阿恩海姆審美直覺心理學理論研究[D]. 邵斯宇.吉林大學 2017
[2]馬克思與海德格爾現(xiàn)代性批判的對比研究[D]. 代硯春.吉林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學視域下的《安娜·卡列尼娜》研究[D]. 劉萌竹.安徽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044904
【文章來源】:綿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8,37(07)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現(xiàn)象學美學
二、馬克思主義美學
三、精神分析美學與格式塔心理美學
四、解構主義美學
五、海德格爾美學
六、闡釋學美學
七、對當代西方美學的整體把握和宏觀研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馬克思和海德格爾對于人的本真狀態(tài)的追求:技術批判的視角[J]. 周艷紅.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 2017(06)
[2]中西詩學對話——德里達與中國文化[J]. 曹順慶,李斌.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7(06)
[3]美學的人類學轉向與當代美學的發(fā)展[J]. 向麗.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2017(01)
[4]從“碎微空間”到“分形空間”:后現(xiàn)代空間的形態(tài)重構及美學譜系新變[J]. 裴萱.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5)
[5]弗洛伊德的文藝心理學探析[J]. 陳思. 美與時代(下). 2017(09)
[6]伽達默爾的教化哲學及其美育思想[J]. 李兵. 美育學刊. 2017(05)
[7]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生產轉向及其理論意義[J]. 段吉方. 文學評論. 2017(05)
[8]表現(xiàn)、星叢和真理性內涵——本雅明《認識批判序言》中對真與美關系的討論[J]. 趙千帆.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4)
[9]審美生命的實踐——簡析?碌纳婷缹W[J]. 譚嘉儀. 美與時代(下). 2017(08)
[10]論伽達默爾效果歷史理論對接受美學的影響[J]. 張雅迪. 美與時代(下). 2017(08)
博士論文
[1]阿恩海姆審美直覺心理學理論研究[D]. 邵斯宇.吉林大學 2017
[2]馬克思與海德格爾現(xiàn)代性批判的對比研究[D]. 代硯春.吉林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學視域下的《安娜·卡列尼娜》研究[D]. 劉萌竹.安徽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0449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3044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