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論爭中萌生與前行:淺論“實踐存在論美學”
【作者單位】: 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社科系;
【基金】:江西省十一五社科規(guī)劃項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批準號為08ZX16
【分類號】:B83-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董學文;;“實踐存在論美學”的缺陷在哪?[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2 沈海牧;王懷義;;中國當代美學理論建設的突破性成果——評“實踐存在論美學”叢書[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3 朱立元;;我為何走向實踐存在論美學[J];文藝爭鳴;2008年11期
4 楊春時;實踐烏托邦批判——兼與鄧曉芒先生商榷[J];學術月刊;2004年03期
5 張玉能;實踐的自由是審美的根本——與楊春時同志商榷[J];學術月刊;2004年07期
6 章輝;告別實踐美學——評兩種實踐美學發(fā)展觀[J];學術月刊;2005年03期
7 林朝霞;;實踐美學與后實踐美學在論爭中發(fā)展[J];學術月刊;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新敖;;近年來國內(nèi)文學主體間性理論研究述評[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2 吳時紅;;實踐美學的理論基礎與審美價值[J];重慶社會科學;2008年12期
3 吳時紅;;直面實踐美學的理論缺陷:“革命”還是“改良”?[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4 朱立元;任華東;;馬克思實踐觀的存在論內(nèi)涵[J];河北學刊;2008年02期
5 程鎮(zhèn)海;;“發(fā)展”不等于“告別”實踐美學[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01期
6 于云;;無法告別的實踐美學[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01期
7 張玉能;實踐美學與現(xiàn)代性[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8 楊守森;;美學思維指向辨正:回到常識[J];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12期
9 劉世勇;余江濤;;后現(xiàn)代征候下大學新生思想特點及其教育引導[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7年06期
10 朱立元;;略談馬克思實踐觀的存在論維度及其美學意義[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朱立元;;略談馬克思實踐觀的存在論維度及其美學意義[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胡友峰;康德美學中自然與自由觀念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2 陳全黎;現(xiàn)代性的美學話語:批判理論與實踐美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張弓;歷史視野中的實踐美學[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曹秋月;審美超越淺論[D];山東大學;2008年
2 賀麗;實踐美學論爭的歷史考察及其哲學反思[D];黑龍江大學;2007年
3 宋妍;李澤厚美學思想發(fā)展概述[D];廈門大學;2007年
4 羅曼;探索美學發(fā)展的新路徑[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6年
5 周群;自由—人類活動的終極追求[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春時;論生態(tài)美學的主體間性[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2 朱立元;任華東;;馬克思實踐觀的存在論內(nèi)涵[J];河北學刊;2008年02期
3 朱立元;走向實踐存在論美學——實踐美學突破之途初探[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04期
4 蘇宏斌;論現(xiàn)象學的主體間性文藝思想[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5 張玉能;實踐的類型與審美活動[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6 劉再復 ,楊春時;關于文學的主體間性的對話[J];南方文壇;2002年06期
7 張玉能;主體間性是后實踐美學的陷阱——與楊春時教授商榷[J];汕頭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8 張玉能;評“主體間性美學”——兼答楊春時先生[J];汕頭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9 朱立元,劉澤民;“實踐”范疇的再解讀[J];人文雜志;2005年05期
10 朱立元;;簡論實踐存在論美學[J];人文雜志;2006年03期
,本文編號:25457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45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