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老子之“大”的美學意義
[Abstract]:Laozi's exposition of "Da" is based on Taoist theory. Tao is the basis of the change of all things, and of course it is also the basis of beauty.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o, emptiness is far away, meaning is difficult to say, it is b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beauty. "Great Beauty"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Laozi's View of Life Aesthetics
【作者單位】: 遼寧省新聞出版局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玄;秦漢帛書簡牘中的通借字[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2 賈元;道義的譴責——聽評彈《老子、折子、孝子》[J];上海戲劇;1980年01期
3 查爾斯·詹姆士·利弗 ,李小龍;康·克賴耿的遺產[J];譯林;1980年04期
4 胡導;給拜金狂以惡報——話劇《吝嗇鬼》導演札記[J];上海戲劇;1980年04期
5 翁鶴年;略談英漢回文[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80年02期
6 伊沙拉·阿曼達功 ,李自珉 ,龔云寶;誰之罪[J];外國文學;1980年06期
7 潘樹廣;《針線》《串珠》與辭書[J];辭書研究;1980年04期
8 胡曲園;《老子》不是唯心論[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9 楊寬;《老子》講究斗爭策略的哲理[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10 于鵬彬;《老子》不是唯物論——與胡曲園老師商榷[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崔理明;;長春祖師對老子大道的繼承與實踐[A];昆崳山與全真道——全真道與齊魯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彭曉輝;;“性革命”理應的指向之一——現(xiàn)代理念的性養(yǎng)生[A];湘鄂贛首屆性與生殖健康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葉玉英;;論程度副詞{太}出現(xiàn)的時代及其與“太”、“大”、“泰”的關系[A];“漢語與漢字關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提要[C];2008年
4 宋永平;;老子的德治思想及其對構建當代政治道德的啟示[A];傳統(tǒng)倫理與現(xiàn)代社會——第15次中韓倫理學國際討論會論文匯編(一)[C];2007年
5 伍德勤;;論老莊積極的道德觀在中小學德育中的滲透[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三)[C];2009年
6 徐衛(wèi)紅;;絕棄“仁義”之后——老、莊的道德教育在哪里?[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7 戴勝利;;簡述道家的修身教育觀[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8 李志庸;;老子道德觀在完善體質上的現(xiàn)代意義[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七屆中醫(yī)體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伍德勤;;論老莊積極的道德觀在中小學德育中的滲透[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戴勝利;;簡述道家的修身教育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唐先田;重讀《論語》兩章[N];安徽日報;2000年
2 王太吉;“心理暗示”瑣談[N];北京科技報;2000年
3 趙敏;在思想的煉獄里升華[N];中國保險報;2000年
4 畢卓;話說養(yǎng)殖插核珍珠[N];中國礦業(yè)報;2000年
5 王海達;傲慢與偏見[N];重慶日報;2000年
6 記者 宋云達;福禍相倚 趨福避禍[N];中國企業(yè)報;2000年
7 ;老子與現(xiàn)代管理[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0年
8 云諦;李正元:無私無畏的稅務官[N];中國稅務報;2000年
9 陸昕;《啟功贅語》中的人生哲理[N];中國文化報;2000年
10 楊豫文;太清宮與老君臺[N];中國文物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朱大星;敦煌本《老子》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2 林光華;魏晉玄學“言意之辨”的詩學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慧敏;老子神化與神話之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2 沈曉武;柏拉圖的人與自然的思想及其與老子比較研究[D];安徽大學;2005年
3 郭國強;老子管理思想與現(xiàn)代管理[D];南昌大學;2005年
4 趙玉強;孔子與老子“無為”思想比較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5 夏紹熙;海德格爾與老莊思想的初步比較[D];西北大學;2006年
6 趙艷婷;論《老子》的治國思想[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7 惠河源;《老子》否定詞的現(xiàn)代闡釋[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8 秦初陽;說不可說之“道”[D];四川大學;2007年
9 姜陸陸;試論《文子》對《老子》的繼承與發(fā)展[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李希;郭象哲學對山水自然的導出及意義[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631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63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