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審美經(jīng)驗論”的建構與整合
[Abstract]:Zhu Guangqian's early aesthetic construction should not only face the value demand of modern aesthetics "enlightenment", but also face the equally complicated theoretical transformation of western aesthetics from "artistic philosophy" to "irrational art Noumen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aesthetic principles and artistic criticism has emerged. Croce believes that aesthetics is the original creation of the artist's mind: art is intuition and intuition is expression, thus exalting the independence of aesthetics and art. Zhu Guangqian accepted the independent function of intuition, form and so on in aesthetics,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ics and literary psychology, transformed the aesthetic principle of philosophical level into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subjectivity. This is not only the reconcili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heoretical contradictions, but also provides a new discipline paradigm and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文學院;鄭州財經(jīng)技師學院;
【分類號】:B8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宛小平;;《談美書簡》——朱光潛建構馬克思主義新美學的嘗試[J];美與時代(下半月);2009年09期
2 彭鋒;朱光潛美學體系的矛盾及其克服[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3 吳楚克;蔡儀、朱光潛、李澤厚美學體系邏輯起點的分別[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1988年02期
4 宛小平;叔本華和朱光潛早期美學[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5 劉國華;試論朱光潛前美學中的克羅齊美學批判[J];重慶社會科學;1995年03期
6 李祥林;;朱光潛的美感教育觀[J];學術界;1990年05期
7 閆國忠;再論朱光潛的美是主客觀統(tǒng)一命題[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1期
8 楊維娜;;朱光潛前期美育思想成因探析[J];內(nèi)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9 廖建榮;;中國環(huán)境美學:萌芽、建構與突破[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10 周來祥;;美學研究的現(xiàn)狀及前景[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198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光潛;;朱光潛同志在全國美學會議開幕式上的發(fā)言[A];中華美學學會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簡報[C];1980年
2 王攸欣;;朱光潛在成都[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3 宛小平;;梁啟超與朱光潛的美學比較[A];中國現(xiàn)代美學與文論的發(fā)動:“中國現(xiàn)代美學、文論與梁啟超”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C];2008年
4 王旭曉;;中國美學的歷程與轉向[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下卷)[C];2009年
5 宛小平;;朱光潛美學思想的當代意義[A];中華美學學會第六屆全國美學大會暨“全球化與中國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宛小平;;美學史的寫作——朱光潛《西方美學史》是非談[A];美學在中國與中國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鐘名誠;;論朱光潛美學思想改造的三個層面[A];2009江蘇省美學學會年會“當代審美文化與藝術傳統(tǒng)”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8 ;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勝利閉幕 成立學會 通過章程 選舉理事并提出學會工作計劃和建議書[A];中華美學學會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簡報[C];1980年
9 鐘仕倫;李天道;;二十世紀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研究的回顧與展望[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10 ;中華全國美學學會第二屆理事會[A];中華全國美學學會第二屆年會簡報[C];198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宛小平 安徽大學哲學系;朱光潛:建立從認識到實踐的開放美學體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現(xiàn)代美學體系的建構和當代文化發(fā)展(上)[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3 ;現(xiàn)代美學體系的建構和當代文化發(fā)展(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謝穎;美從何來?[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5 ;三看朱光潛的美學思想[N];解放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潘欣信;美學何處尋?[N];美術報;2010年
7 吳言;在黃藍交響中再現(xiàn)美學[N];中華讀書報;2008年
8 ;二十世紀中國美學本體論[N];光明日報;2001年
9 張政文;康德對二十世紀中國當代美學的主要影響[N];光明日報;2001年
10 本報特約記者 楊玉娟;世界美學大會與中國[N];中華讀書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O@同壯;莊子與中國現(xiàn)代美學[D];暨南大學;2007年
2 高金嶺;論朱光潛對西方美學的翻譯與引進[D];山東大學;2005年
3 陳寧;德意志造型美學中的古典意識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4 余銳;論黑格爾的象征型藝術理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楊廟平;《巴黎手稿》與當代中國美學理論形態(tài)建構[D];四川大學;2007年
6 王麗;中國近現(xiàn)代美學課程發(fā)生發(fā)展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張弓;歷史視野中的實踐美學[D];復旦大學;2007年
8 黃健云;“特殊”與美感[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9 黃文發(fā);兩種理論取向:自律和他律[D];復旦大學;2008年
10 周維山;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與中國當代美學[D];山東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琰;朱光潛與中國傳統(tǒng)美學[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2 鄭素華;論朱光潛審美教育思想的現(xiàn)代性[D];揚州大學;2004年
3 楊維娜;論朱光潛前期的美育思想及現(xiàn)實意義[D];內(nèi)蒙古大學;2007年
4 李杰;朱光潛的生命美學觀[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南華;朱光潛悲劇美學思想與尼采[D];西北大學;2003年
6 陸贏贏;論朱光潛對克羅齊“直覺說”和“文藝倫理觀”的接受與超越[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敖玉楣;動漫藝術與中學生審美心理的建構[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8 劉莉萍;生命美學與當代中國人文精神的價值倡導與建構[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9 賀麗;實踐美學論爭的歷史考察及其哲學反思[D];黑龍江大學;2007年
10 張仙花;朱光潛早期審美心理學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4315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31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