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學的“內(nèi)
[Abstract]:Based on the intern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aesthetic ideals, the "introspection"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aesthetics leads to the reappearance and reflection of the external world and the express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inner world in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aesthetics. It is necessary to convey the true feel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life and society through the way of inner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The "repentance" consciousness of western aesthetics, however, focuses on respond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by means of realism, reflection, reproduction and simulation. Facing the divis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repentance advocates seeking the purification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soul in the shock of the soul, and finally obtaining the spiritual sublimation and self-perfection.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分類號】:B83-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淑媛;;孔子“天命觀”的現(xiàn)代闡釋[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辛剛國;六朝文學批評視野中的情采關系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3 謝文平,韋良德;開展美育教育 塑造高尚人格[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4 李鋒;朱光潛對維柯與中國傳統(tǒng)詩論的比較及發(fā)展[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5 劉雙喜,楊圣瓊;從“兩難”境地看喬峰的悲劇精神[J];安順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6 趙白生;“我與我周旋”——自傳事實的內(nèi)涵[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7 李健;比興思維與意境的創(chuàng)造[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8 劉峰;文藝雅俗之辨[J];北方論叢;2000年04期
9 王吉鵬,趙月霞;魯迅、高曉聲對農(nóng)民心路探尋的比較[J];北方論叢;2003年02期
10 曹禧修;;《示眾》:獨異的杰作[J];北方論叢;200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唐驊;;文化場與視覺藝術的傳播[A];北京周末社區(qū)大講堂集粹(第一輯)[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耕宇;元和到元(礻右)文學的創(chuàng)新與建構(gòu)[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2 伍世昭;比較詩學視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靈詩學[D];暨南大學;2002年
3 房銳;孫光憲與《北夢瑣言》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4 付長珍;宋代理學境界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滕軍紅;整體與適應——復雜性科學對建筑學的啟示[D];天津大學;2003年
6 薛其林;民國時期學術研究方法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高日暉;《水滸傳》接受史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8 皇甫曉濤;文化復興與比較文學研究——中國文學的再闡釋與現(xiàn)代文化的重構(gòu)[D];四川大學;2003年
9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證[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10 邵軍;唐代書畫理論及其審美觀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亞卓;陸機詩歌美學風格論[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李文;深圳、北京、哈爾濱植物景觀探討與分析[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1年
3 岳友熙;人類精神的諾亞方舟[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陳靜;中國現(xiàn)代女性文學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從張愛玲的前期作品談其女性寫作[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5 葉楚定;中學文學教學審美空白說[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6 薛松華;蘇軾的思想與文藝觀[D];新疆大學;2002年
7 劉春慧;性別視角下的透視——海明威張賢亮女性意識的比較[D];黑龍江大學;2002年
8 焦銳男;焦慮中的抗爭[D];黑龍江大學;2002年
9 李琦;建筑頂部形態(tài)設計初探[D];重慶大學;2002年
10 潘梅芳;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西方形象[D];暨南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4315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3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