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美學論文 >

比較視野中的實踐美學更有生命力——與章輝博士商榷

發(fā)布時間:2018-12-19 11:59
【摘要】:從西方現(xiàn)當代美學來審視實踐美學及其發(fā)展,是一個很好的視角,但是,只要不是有意誤讀和曲解,就可以看到,實踐美學絕不是古典形態(tài)的美學,而是與時俱進的當代中國特色的美學理論。如果完完全全以現(xiàn)象學美學或分析哲學美學等現(xiàn)當代美學為評判標準,那是一種錯位的評判,只會得出錯誤的結論。就是與現(xiàn)象學美學或分析哲學美學相比,實踐美學及其發(fā)展也沒有忽視存在,也沒有抹殺接受主體性,更沒有把審美活動認識論化和忽視審美的體驗性和超語言性,而是更加全面而辯證地揭示了美和審美的存在、接受主體性、體驗性、超語言性,從而更加具有生命力。
[Abstract]:It is a good perspective to examine 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its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in the West. However, as long as it is not intentionally misread and misinterpreted, we can see that practical aesthetics is by no means a classical form of aesthetics. It is the aesthetic theor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at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It is a kind of misplaced judgment to judge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such as phenomenological aesthetics or analytical philosophy aesthetics, which will only lead to wrong 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 phenomenological aesthetics or analytical philosophy aesthetics, 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its development have not ignored existence, nor erased the subject of acceptance, nor have they neglected the experiential and super-linguistic nature of aesthetic activities. It is more comprehensive and dialectical to reveal the existence of beauty and aesthetics, to accept subjectivity, experience and language, so it has more vitality.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B83-0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彥文;語言從存在論向倫理學的轉(zhuǎn)換[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2 徐振軒,徐葉;海德格爾視野里的現(xiàn)代技術與人類命運[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朱志榮;實踐論美學的發(fā)展歷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4 盧亞明;老子與海德格爾思想比較[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5 宋文新;海德格爾技術之思的宗旨:哲學的終結抑或其發(fā)展的新方向[J];長白學刊;2002年03期

6 殷學明;從遮蔽到無蔽——海德格爾的居為何物探析[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7 宋文新;海德格爾對技術的形而上學思考[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1年02期

8 鄢春艷;;認知語言學的解構思維[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07期

9 單文慧;城市發(fā)展的內(nèi)涵與內(nèi)驅(qū)力[J];城市發(fā)展研究;1998年02期

10 陳峻杉;海德格爾后期語言觀之述評[J];郴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朱軍;;讓紀錄道說——當代中國新紀錄運動的語言本體論觀照[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2 吳虹;;技術創(chuàng)新的社會政治引領與控制問題研究[A];“青年科學家創(chuàng)新與社會條件支持系統(tǒng)”課題研究論文集[C];2006年

3 秦健;;對克隆技術的異議及傳統(tǒng)倫理應有的寬容性[A];“科技高速發(fā)展對倫理道德底線的沖擊及其化解”主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李旭;;和諧中的自由——從《中庸》和《樂記》引發(fā)的政治哲學思考[A];全國社會科學院系統(tǒng)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第十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秦忠翼;;論鄧小平對馬列文論的突破與發(fā)展[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四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論文匯編[C];2002年

6 孫承叔;;資本與現(xiàn)代性——馬克思的回答[A];上海社科院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新論壇2007論文集[C];2007年

7 周海春;;《道德經(jīng)》視域下“大道”運思的海德格爾方式[A];現(xiàn)代德國哲學與歐洲大陸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舒紅躍;;技術、政治世界與本真生存(未定稿)[A];“現(xiàn)象學與政治學”國際現(xiàn)象學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第十二屆現(xiàn)象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永紅;詩筑的遠離[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費多益;論科學的合理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陳,

本文編號:238688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8688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1c0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