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美國美學及其熱點問題概覽
[Abstract]:Th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is a history formed and developed under the great influence of western aesthetics. Today, the tide of globalization makes academic exchanges and theoretical exchanges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and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foreign aesthetics, especiall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merican aesthetics, which is the center of aesthetics in the world today, is a better way for us to conduct academic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dialogues, and thus to better build Chinese aesthetic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esthetics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birth of American aesthetics, the mainstream of American aesthetics and the hot issues of research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arouse further attention to American aesthetics.
【作者單位】: 貴州師范大學歷史與政治學院
【分類號】:B83-0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學文,金永兵;文學理論科學性思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2 李俊;反本質(zhì)主義與藝術(shù)本質(zhì)問題[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3 吳曉楓;;現(xiàn)代與歷史相遇的詩性審美空間——解讀中國古典園林的永恒魅力[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4 徐岱;藝術(shù)的理由——重申本體論詩學的一種路徑[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5 沙家強;后現(xiàn)代主義的互文性美學特征探析[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6 屈雅紅;陳文育;;“同知同樂”的藝術(shù)教育理想與實現(xiàn)方法[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7 劉精科;試論古代詩學創(chuàng)作動力的心理基礎(chǔ)[J];平頂山師專學報;2004年06期
8 張文;從“得意忘言”看意象派詩歌和中國古典詩歌[J];山東外語教學;2004年02期
9 酈偉,蔡仕謙;城市景觀特色的符號學分析[J];韶關(guān)學院學報;2004年12期
10 黃懷璞;關(guān)于審美問題的非藝術(shù)性思考[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民;西方文學中死亡敘事的審美風貌[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2 賈明;現(xiàn)代性語境中的大眾文化[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3 程悅;建筑語言的困惑與元語言[D];同濟大學;2006年
4 李哲;生態(tài)城市美學的理論建構(gòu)與應用性前景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5 宋國棟;藝術(shù)的放逐與審美的拯救[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周維山;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與中國當代美學[D];山東大學;2007年
7 陳文育;圖像時代的美學批判[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8 黃永健;藝術(shù)文化論—藝術(shù)在文化價值系統(tǒng)中的位置[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9 傅松雪;美在生成:時間美學導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陳圣浩;景觀設(shè)計語言符號理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蕾蕾;沖撞與整合[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2 馬明杰;布洛克藝術(shù)哲學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3 吳麗娜;論蘇珊·朗格的戲劇美學[D];武漢大學;2004年
4 劉滿華;文本與對話[D];鄭州大學;2004年
5 肖明華;海德格爾的存在論美學思想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圣;康德論美的普遍性[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胡艷蘭;20世紀西方對話理論初探[D];揚州大學;2005年
8 姚力虹;孫犁晚年的知識分子論[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9 李霞;張愛玲與西方現(xiàn)代主義藝術(shù)[D];青島大學;2005年
10 賀明華;林徽因小說現(xiàn)代性闡釋[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陽黔花;;20世紀美國美學的發(fā)展脈絡(luò)及其熱點問題[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9年05期
2 楊山青;信息社會的美國審美心理解讀[J];貴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3 趙巍;科學美學代表人物的美學思想[J];理論導刊;1993年10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寧海林;托馬斯·門羅的美學研究方法述評[D];河北大學;2004年
2 唐姝景;通向?qū)徝澜夥胖贰K珊·桑塔格的“新感受力”美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1818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81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