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生的審美價值
本文選題:審美能力 + 審美價值; 參考:《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摘要】:人生最寶貴的東西不是權(quán)力地位、榮華富貴、功名利祿,而是“身體、美麗和智慧”。這不只因為身體是生命之本,是人之一切,還因為美和審美只屬于人類。沒有美就沒有人生,不懂得美,也就不懂得人生,F(xiàn)實社會之所以充滿丑陋和罪惡,就在于還缺少美或美還處于劣勢。因為只有美才能夠陶冶情操,凈化社會,推動文明,鼓舞斗志,增強信念,弘揚光明,抨擊丑惡,揭露陰暗,給人們帶來美好前景。
[Abstract]:The most precious thing in life is not power, glory, fame and fortune, but body, beauty and wisdom. This is not only because the body is the foundation of life, but also because beauty and aesthetics belong to human beings. Without beauty, there would be no life, no understanding of beauty, and no understanding of life. The reason why the real society is full of ugliness and evil lies in the lack of beauty or the disadvantage of beauty. Because only the United States can cultivate sentiment, purify society, promote civilization, encourage fighting spirit, strengthen faith, carry forward light, attack evil, expose darkness, and bring people a bright future.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
【分類號】:B83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臧晴;;性別敘事中的悲劇意識——論《狂人日記》與《金鎖記》的瘋癲形象[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2 朱霆;;?聶(quán)力空間理論的建筑學解讀[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3 雷勝學;;論格非小說中神秘氛圍的文化來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2期
4 周韻;;一個“文化守成主義者”的堅守與突圍——閱讀遲子建[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2期
5 王亞平;;誰逼瘋了卡拉根?——《去俄國》中的人性壓抑[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2期
6 翁君怡;;狂歡化——愛欲與死亡的交織[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7 巴亮;;“瘋癲”群像的背后——戲劇《李爾王》的?率浇庾x[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8 吳正華;;論九十年代小說中的底層悲劇書寫[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0期
9 曲師;;論福柯的身體政治美學[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10 王小航;;試析?氯穗H關(guān)系的多元化理論[J];安順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閻志剛;;從管制到服務(wù):對農(nóng)民工公共政策及其問題的一種話語分析[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三輯)[C];2008年
2 張墨研;;瘋癲與文明的相互撫慰——李輕松詩歌片論[A];李輕松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林興初;;權(quán)利公正:農(nóng)民生存與發(fā)展的新基點[A];秩序與進步:社會建設(shè)、社會政策與和諧社會研究——浙江省社會學學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暨2007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高艷東;;現(xiàn)代刑法的邏輯起點:社會應(yīng)接受罪犯和容耐犯罪[A];犯罪學論叢(第四卷)[C];2006年
5 王珂;;新詩詩體研究的成績和問題——詩體建設(shè)“偽話題”之爭透析[A];中國新詩:新世紀十年的回顧與反思——兩岸四地第三屆當代詩學論壇論文集[C];2010年
6 唐友東;;責任與愉悅——從《蝴蝶君》看東西方“性倫理”觀差異[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十輯)[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寶君;非強制行政行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宮瑜;交往理性與道德共識[D];吉林大學;2011年
3 熊宇飛;意識的世界與主體的生成[D];暨南大學;2011年
4 吳芳;西方男性學者視角下的女性主義[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俏華;論我國榜樣教育中的道德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欣;師陀論[D];蘭州大學;2011年
7 張文諾;文學大眾化與解放區(qū)小說[D];蘭州大學;2011年
8 魯美妍;當代知識分子小說60年的發(fā)展歷程和文學價值綜論[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9 薛靜麗;刑罰權(quán)的動態(tài)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徐俊;信仰播撒與權(quán)力博弈[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慧蓉;中國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周磊;法律與身體[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何淼;他(她)與他(她)的舞臺[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蔣宏;先秦情詩與古希臘情詩比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5 劉軍;?轮黧w思想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6 肖燕;多麗斯·萊辛幻想系列小說的獨特未來意識初探[D];南昌大學;2010年
7 楊艾茜;大眾的神化與神話[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吳婷婷;解放與束縛[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葉立;網(wǎng)絡(luò)新聞的敘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徐琦;消費社會中的旅游凝視行為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郁興;;淺談大學美術(shù)欣賞公共課程教學[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 趙伯飛,韋統(tǒng)義;從生命美學看審美價值的主體回歸[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3 李克和;廣東省中國古代文論國際研討會述評[J];佛山科學技術(sh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1期
4 李杰;朱光潛的生命美學觀[J];零陵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5 王世德;美學研究的新進展——我對生命美學論的新看法[J];美與時代;2003年01期
6 李衛(wèi)東;生命的詩意言說——讀范藻先生的《叩問意義之門——生命美學論綱》[J];美與時代;2003年03期
7 王曉華;西方生命美學誕生的邏輯因緣與基本維度[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8 薛富興;生命美學的意義[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9 姚瑤;;平凡的生命之美[J];農(nóng)電管理;2011年01期
10 黎啟全;建構(gòu)生命美學理論體系的力作——評《人類生命系統(tǒng)中的美學》[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shù)版);2002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陸彩萍;;叩開另一扇綠色之窗——語文課堂外的“和諧”[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2 朱步忠;袁風玲;;回歸生活的農(nóng)村一般中學作文教學探索[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3 孫秀玲;;一條充滿生機的智慧之河——論先秦諸子散文的審美價值[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4 楊琴;;教師禮儀也重要[A];現(xiàn)代地理科學與貴州社會經(jīng)濟[C];2009年
5 盧榮生;;初中化學教育要大眾化、生活化、現(xiàn)代化[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上冊)[C];1999年
6 李城希;;尋訪詩人最初的心靈——關(guān)于《真我集》的審美價值與聞一多詩歌研究起點問題的討論[A];聞一多研究集刊(紀念聞一多誕辰100周年)[C];2004年
7 黃鳳聯(lián);谷秀容;;語文教學向生活化發(fā)展——淺談?wù)Z文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8 趙伯飛;劉樝;;哲學視野中的價值論美學淺析[A];改革開放三十年與價值哲學發(fā)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方芳;;淺談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問題[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10 錢小瑛;;數(shù)學化與生活化和諧統(tǒng)一 追求真實有效的數(shù)學課堂[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盛忠誼;藝術(shù)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藝術(shù)化[N];中國包裝報;2000年
2 本報見習記者 張瑩;應(yīng)個性化生活化[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3 史益華 張躍霞;讓音樂課堂生活化[N];音樂周報;2004年
4 方亮;“音樂的耳朵”屬于誰?[N];中國藝術(shù)報;2007年
5 寶塔區(qū)實驗小學 姚麗敏;如何讓數(shù)學知識生活化[N];延安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龔丹韻;常態(tài)化、生活化:上海慈善文化的新風向[N];解放日報;2009年
7 上海市優(yōu)秀保險代理人 趙鴻祥(中國人壽);壽險營銷要生活化[N];上海金融報;2000年
8 本報記者 茅衛(wèi)東;王香蘭和她的生活化作文[N];中國教師報;2009年
9 李新收;如何讓學習工作化生活化[N];解放軍報;2010年
10 竇文浩;健康人鍛煉生活化[N];財經(jīng)時報;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玉麗;教育管理審美價值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2 胡凱;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3 王智慧;人的存在與思想政治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徐波鋒;教育的審美價值[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5 李春娟;方東美生命美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6 徐東樹;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比德觀[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5年
7 朱明海;許淵沖翻譯研究:翻譯審美批評視角[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8 孫偉科;《紅樓夢》美學闡釋[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9 倪駿;中國武俠電影的歷史與審美研究[D];中央戲劇學院;2005年
10 黃麗萍;關(guān)于現(xiàn)時香港初中戲劇課程的美育導向[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莉;高中小說中風情畫的審美價值[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盧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3 朱婷;普通美術(shù)教育生活化之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08年
4 趙永杰;高中語文“生活化閱讀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楊冬梅;論唐代西域樂舞詩的文學審美價值[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鄧伽;論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生活化[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張憲偉;試論水彩畫表現(xiàn)中的裝飾性[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張煥;“真”與“美”[D];內(nèi)蒙古大學;2005年
9 安娜;凝固之樂舞、立體之史詩[D];河北大學;2006年
10 周瑋;數(shù)學美在高職教育中的應(yīng)用[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1108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10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