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理論視野 深化美學研究──記“第四屆全國美學會議”
本文選題:美學研究 + 拓展理論; 參考:《哲學動態(tài)》1993年12期
【摘要】:拓展理論視野深化美學研究──記“第四屆全國美學會議”王貽凡由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建設所帶動的中國社會、文化的巨大變革,不僅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生活觀念、一物質(zhì)欲求等產(chǎn)生了前所未有的廣泛影響,而且已經(jīng)并將繼續(xù)引發(fā)人的審美觀念。審美趣味、審美方式以及文藝實踐活動的深刻轉(zhuǎn)換。面對這種情況,美學研究如何能夠在與現(xiàn)實挑戰(zhàn)相對應的過程中不斷走向自身理論的成熟建構(gòu),乃是廣大美學研究者關(guān)注的焦點。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汝信同志在本屆(于1993年10月16日在京召開)美學會議開幕式上所指出的i“美學研究要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就應該勇敢地面向現(xiàn)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接受挑戰(zhàn),去探討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的新現(xiàn)象。新問題!碑斍,“怎樣樹立健康的美學趣味,普及審美教育,提高文學藝術(shù)鑒賞能力和水平以促進文藝的發(fā)展,為精神文明做出貢獻,是我們美學研究面臨的新任務!睂Υ耍c會的8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老中青美學工作者都深有同感,并在為期5天的會議中就有關(guān)專題展開了熱烈而深入的討論。一。關(guān)于美學研究的當代性發(fā)展問題大家認為,在急驟的變革過程中,美學研究者只有對人類植神價值予以深刻關(guān)懷,才能在美學探求中真正實現(xiàn)自身的使命。姚文放認為,,美學在
[Abstract]:Expand theoretical horizons and deepen Aesthetics Research-remember that the tremendous changes in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driven by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four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Aesthetics", not only bring about a great change in people's daily life style and concept of life, The material desire has had unprecedented widespread influence, and has caused and will continue to trigger the human aesthetic concept. The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of aesthetic taste, aesthetic way and literary practice. In the face of this situation, it is the focus that the majority of aesthetic researchers pay close attention to how the aesthetic research can move to the mature construction of its own theory in the process corresponding to the realistic challenge. As Comrade Ru Xin, Vice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pointed out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Aesthetics Conference held in Beijing on October 16, 1993, I "Aesthetics research should face reality bravely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Face the world. Face the future and accept challenges to explore new phenomena in real life. New questions. " At present, "how to establish healthy aesthetic taste, popularize aesthetic education, improve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appreci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contribute to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re the new tasks we face in aesthetic research." More than 80 old, middle and young aesthetics worker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shared the same view, and held a heated and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relevant topics in the five-day conference. I. On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research, it is believed that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change, aesthetic researchers can truly realize their mission in aesthetic exploration only by deeply caring for the value of planting gods for human beings. Yao Wenfang believes that aesthetics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莫其遜;論美學研究方法的穩(wěn)定性與開放性[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2 李醒塵;美學研究不可忽視藝術(shù)——喜讀李歐《論藝術(shù)》[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3 楊存昌,李乾坤;山東省美學學會學術(shù)討論會綜述[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4期
4 ;繼往開來,譜寫美學研究新篇章——“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綜述[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5 張揚平 ,梁勇;來自十一個省市的青年美學座談會在我校召開[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04期
6 林同華;美學研究隨想[J];社會科學家;1990年02期
7 王貽凡;拓展理論視野 深化美學研究──記“第四屆全國美學會議”[J];哲學動態(tài);1993年12期
8 黎啟全 ,熊冬華;簡評“美是和諧”說[J];文藝研究;1984年04期
9 楊存昌;論美學研究的方法[J];棗莊師專學報;2000年01期
10 馨郁;山東省美學學會1995年年會在臨沂召開[J];理論學刊;1995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安華;;美學與高科技時代[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2 胡健;;理學與美學札記[A];海峽兩岸論朱熹——紀念朱熹誕辰865周年暨朱熹對中國文化貢獻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5年
3 胡經(jīng)之;;超越古典[A];“新中國文學理論五十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4 曹延;;漫議編排規(guī)范化與編輯審美[A];學報編輯論叢(第三集)[C];1992年
5 范藻;;美學 怎樣面對電視文化的時代挑戰(zhàn)[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6 閔南萍;;語言學、美學與護理心理學的關(guān)系[A];全國外科護理學術(shù)會議暨專題講座論文匯編[C];2000年
7 劉興家;;寫作美學理論體系建構(gòu)的思考[A];中國寫作學會第六屆(第二次)理事會暨第十二次學術(shù)年會會議交流論文集[C];2004年
8 楊玉東;;精品科技期刊審美價值構(gòu)成原則分析[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9 王鵬周;;樹、山、水:布依民族主體間性審美特質(zhì)[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劉建珠;;論圖書館室內(nèi)環(huán)境美[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5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程潔;回歸實事:政治的美學之維[N];社會科學報;2003年
2 何樹彬;“在家上學”挑戰(zhàn)歐美學校教育[N];文匯報;2004年
3 青敏;德固賽的安全美學[N];中國質(zhì)量報;2003年
4 張黔;物象美學的理論基礎(chǔ)[N];光明日報;2003年
5 豐書;電影的美學世界[N];中華讀書報;2003年
6 本報記者 丁明豪;生活家靠美學營銷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突圍[N];中國企業(yè)報;2010年
7 復旦大學中文系 鄭元者;蔣孔陽:一位本身就是美學的美學家[N];社會科學報;2004年
8 崔衛(wèi)平;美學乃倫理之母[N];北京日報;2003年
9 崔衛(wèi)平;美學乃倫理之母[N];中國郵政報;2004年
10 吳語 編譯;我旅美學者找到非典病毒入侵細胞“門戶”[N];大眾科技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金海;當代西方對話美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2 劉旭光;海德格爾與美學[D];復旦大學;2003年
3 趙彥芳;作為倫理學的美學:從康德到?耓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馬正應;退溪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5 周俊玲;建筑明器美學論[D];西安美術(shù)學院;2009年
6 曾思藝;丘特切夫詩歌美學[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7 李俏梅;中國當代文學的身體敘寫(1949-2006)[D];中山大學;2007年
8 劉成紀;漢代美學中的身體問題[D];武漢大學;2005年
9 姜勇;宗白華美學與現(xiàn)代新儒學[D];吉林大學;2008年
10 丁翠苓;臺灣高等舞蹈專業(yè)教育發(fā)展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單永軍;中國古代文學中詩與酒交融現(xiàn)象的美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勛祥;虛擬現(xiàn)實技術(shù)與美學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3 姜輝;沈從文的生命美學觀[D];吉林大學;2006年
4 潘崗;老子的非主體美學[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5 謝海長;華茲華斯美學:超越自然的人文主義思想[D];云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李羅鳴;稼軒詞審美闡釋[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陳實;試論多媒體教學中的美學現(xiàn)象[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8 雷瓊芳;論荀子禮學思想的美學訴求[D];新疆大學;2007年
9 苑坤;試論神仙文化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shù)[D];廈門大學;2009年
10 王懷春;論中國古代文學中的悲怨美[D];重慶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0811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81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