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間性:生態(tài)審美不可或缺的重要維度
本文選題:生態(tài)審美 + 自我間性; 參考:《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摘要】:生態(tài)審美是一種秉持間性姿態(tài)的審美活動,自我間性是生態(tài)審美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維度。自我間性審美尺度要求我們從生態(tài)整體利益出發(fā),在知行圓融、身心和樂、全面發(fā)展等方面型塑符合生態(tài)道德的理想人格,從而促進人類社會朝著人與自然和諧一體的生態(tài)美境界發(fā)展。
[Abstract]:Ecological aesthetics is a kind of aesthetic activity with interfacial attitude, and self-nature is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dimension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The aesthetic scale of self-nature requires us to conform to the ideal personality of ecological morality in the aspects of knowing and doing harmoniously, body and mind, pleasur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the overall ecological interest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owards a harmonious ecological state of harmony with nature.
【作者單位】: 江漢大學語言文學研究所
【分類號】:B83-0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立倩;黃智宇;;淺析生態(tài)美學思想在當代社會城市人生存危機中的作用[J];大眾文藝;2011年1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彭立勛;生態(tài)美學:人與環(huán)境關系的審美視角[N];光明日報;2002年
2 (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態(tài)美學的產生及其意義[N];中華讀書報;2002年
3 吳承篤 徐瑾琪 葉莎莎;西安:探討人與環(huán)境關系[N];中國文化報;2001年
4 劉悅笛;“生態(tài)美學”的系統(tǒng)闡釋[N];人民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隋麗;現(xiàn)代生態(tài)審美意識的生成與文本建構[D];遼寧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愛萍;試論生態(tài)美育[D];揚州大學;2006年
2 張福永;從人天關系探荀子生態(tài)智慧[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張勤;走向生態(tài)審美[D];廣西民族大學;2008年
4 陳燕燕;審美走向荒野[D];廣西民族大學;2011年
5 羅富明;異在與共生[D];廣西民族大學;2008年
6 申偉國;傳統(tǒng)生態(tài)美學思想影響下的產品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7 李季;老莊生態(tài)美學觀的當代闡釋[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8 張武橋;漢代儒家的生態(tài)美學觀[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高春民;生態(tài)美學:一種新的美學形態(tài)[D];新疆大學;2008年
10 喬沙;生態(tài)美學的性質探討[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0088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08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