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遠因,不能明近果——中國學科美學發(fā)生的考察與反思
本文選題:中國學科美學 + 發(fā)生; 參考:《當代文壇》2011年01期
【摘要】:應對當下美學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返回中國美學發(fā)生的原點。中國20世紀美學的核心線索是引進、消化和本土化西方的學科美學,中國學科美學的發(fā)生是由少數(shù)文化先驅(qū)和精英與名聲不顯的多數(shù)美學工作者和關心者共同推動的,是從多種渠道引進的,其中包括在東亞背景下中日文化交流互動中形成的動因。同樣,中國美學的發(fā)生發(fā)展真實情況表明它的命名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不應該用最終的"定名"來歧視歷史上的其它命名。
[Abstract]: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deal with the current aesthetic problems is to return to the origin of Chinese aesthetics. The core clue of China's aesthetics in twentieth Century was to introduce, digest and localization the Western subject aesthetics. The occurrence of Chinese subject aesthetics was driven by a few cultural pioneers and elites and many undistinguished aesthetical workers and concerns. From a variety of channels, including the reasons for the cultural exchange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the context of East Asia, the true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esthetics shows that its naming is varied, and we should not discriminate against the other names in history with the final "name".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B83-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邵雍;;馬克思、恩格斯與倫敦世界博覽會[J];安徽史學;2011年05期
2 王順中;;試析王國維的天才論[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3 宋揚;王琳;;唯物史觀影響下的中國現(xiàn)代美術略談——兼論“為藝術而藝術”與“為人生而藝術”[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1期
4 薛星星;;從朱光潛看第一次美學大討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1期
5 羅鋼;;歷史與形而上學的歧途——王國維與常州詞派之一[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邱國盛;從戊戌維新看近代北京、上海的城市互動[J];北京社會科學;2003年04期
7 李忱;審美理想與文化建設[J];長白學刊;2005年03期
8 盧煒;晚清保守思想的成因及其對近代中國的影響[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5年01期
9 陳振波;從制度變遷理論角度論經(jīng)濟體制轉型期政府的作用[J];成都師專學報;1999年01期
10 韓淑紅;傅玄的賦役有常理論[J];財經(jīng)問題研究;1999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王確;;不求遠因,不能明近果——中國學科美學發(fā)生的考察與反思[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2 楊泰峰;;影響非洲現(xiàn)代化的因素淺析[A];北京大學非洲研究叢書第二輯——非洲變革與發(fā)展[C];2002年
3 方平;;清末上海公共領域的整合與市民階級的興起[A];近代中國(第十二輯)[C];2002年
4 劉景泉;;略論民初政治生態(tài)與同盟會的改組[A];政黨與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研究——“中國政黨與近現(xiàn)代社會的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謝忠文;;當代中國意識形態(tài)的結構轉型:動力、路徑與模型——一個理論建構的嘗試[A];“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的世界社會主義”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馬建高;;論梁啟超“趣味”美學思想的現(xiàn)代審美主義追求[A];中國現(xiàn)代美學與文論的發(fā)動:“中國現(xiàn)代美學、文論與梁啟超”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C];2008年
7 盧善慶;;梁啟超與王國維、蔡元培社會功利觀比較研究[A];中國現(xiàn)代美學與文論的發(fā)動:“中國現(xiàn)代美學、文論與梁啟超”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白千文;廣義制度關聯(lián)性視角下的轉軌路徑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胡鋒;黎元洪與民初政局[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顏水生;論中國散文理論的現(xiàn)代性轉變[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孔揚;《資本論》研究方法的世界觀基礎[D];吉林大學;2011年
5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領域[D];西南大學;2011年
6 高阿蕊;戰(zhàn)國策派的美學思想初探[D];西南大學;2011年
7 江冬梅;生命·藝術·直覺[D];西南大學;2011年
8 楊坤洋;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安全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9 朱維;王國維文學批評的接受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黃文治;鄂豫皖蘇區(qū)道路:一個民眾動員的實踐研究(1920-1932)[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顧博;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理論探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金;陳獨秀與李大釗新聞思想比較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刁兆慧;思想政治課審美化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順中;論王國維的詩學觀[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勝利;農(nóng)民合作經(jīng)濟組織模式比較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6 孫麗;交流與融合[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黎曉玲;版畫名家吳忠翰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兆坤;黃藥眠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孔令輝;實用主義哲學影響下的胡適文學觀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茸茸;論豐子愷自然漫畫中的生命意識[D];西北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德勝;;一部有特色的美學史專著——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簡介[J];學術月刊;1986年09期
2 胡家祥;中國美學史分期問題管窺[J];社會科學;2001年03期
3 陳鳴樹;;中國美學史的先聲——評《先秦諸子美學思想述評》[J];讀書;1980年11期
4 夏明元;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的兩處錯誤[J];書屋;2002年08期
5 李修建;;新中國美學六十年:回顧與展望——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綜述[J];哲學動態(tài);2009年11期
6 王員林;從中國美學史看中國藝術悲劇精神的缺位[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年07期
7 肖鷹;;解放“我”于“天地之大美”——道家美學精神新論[J];思想戰(zhàn)線;2006年01期
8 丁利榮;;讓中國美學走向世界——陳望衡的中國美學研究[J];美與時代(下);2010年12期
9 潘知常;中國美學史上第一個認識圓圈的完成——中國美學史札記[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2期
10 黃念然;;中國美學史研究的三大困境[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存明;;新時期以來中國美學史書寫的形態(tài)與反思[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祁志祥;;中國美學史研究的觀念更新及路徑創(chuàng)新[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王向峰;;談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美學史的研究[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李捷;孔維娜;趙飛;;我國蔥斑潛蠅的發(fā)生與防治[A];植物保護與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張慧遠;劉仁林;;稻曲病的發(fā)生與防治[A];河南省植物保護研究進展Ⅱ(上)[C];2007年
6 張玉華;許新芳;胡俊芳;趙秀君;高紅巖;盧紅林;;小麥全蝕病的發(fā)生與防治[A];河南省植物保護研究進展Ⅱ(上)[C];2007年
7 屈素齋;王艷華;鄭志國;;濮陽市鹽堿土的發(fā)生與改良對策[A];第五屆中國農(nóng)業(yè)推廣研究征文集[C];2006年
8 陳海Oz;歐秀華;黃俊榮;;家蠶不越年卵的發(fā)生與防治[A];云南省繭絲綢協(xié)會成立暨第一次會員大會論文集[C];2008年
9 吳金鐘;黃俊麗;蔣同生;王榮忠;;煙草青枯病發(fā)生與檢測技術研究進展[A];慶祝重慶市植物保護學會成立10周年暨植?萍颊搲撐募痆C];2007年
10 崔元s,
本文編號:19749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74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