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美學論文 >

天人合一與主客二分比較探源——兼與張世英先生商榷

發(fā)布時間:2018-05-31 02:05

  本文選題:天人合一 + 主客二分 ; 參考:《學術月刊》1993年08期


【摘要】:關于作為中西文化思想傳統(tǒng)首要區(qū)別的天人合一與主客二分問題,張世英先生近來發(fā)表了許多精深的見解,使我深受啟發(fā)。反復思考之后,感到圍繞這個問題在許多方面仍有進一步討論的必要.筆者不揣淺陋,擬就天人合一與主客二分比較的本原性及其實質(zhì)性以及產(chǎn)生的根源這樣三個相互關聯(lián)的重要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以求就正于張先生和學界同仁。
[Abstract]:As 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traditions, I am deeply inspired by Mr. Zhang Shiying's recent profound comments on the dichotomy between nature and man and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After much thought, I felt that there was still a need for further discussion on many aspects of the problem.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ries to talk about his own thoughts on the three interrelated important issues, such as the nature and substance of the binary comparison between nature and man and the subject and object, as well as the origin of the origin, in order to make sure that it is just Mr. Zhang and his colleagues in the academic circle.
【作者單位】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萌;;美的眼睛[J];美與時代;2007年05期

2 吳鴻斌;;也論“天人合一”——與寇鵬程先生商榷[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2期

3 寇鵬程;主客不分的“天人合一”還是主客區(qū)分后的“天人合一”——論中國美學的思維方式[J];東南學術;2003年06期

4 湯擁華;;反對主客二分:從現(xiàn)象學美學到實踐存在論美學[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5 劉恒健;;天人合一與主客二分比較探源——兼與張世英先生商榷[J];學術月刊;1993年08期

6 王衛(wèi)東;楊園;;中和論——中國古代審美形態(tài)研究之一[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7 劉士林;;論苦難與審美境界[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1993年02期

8 黃毓任;中國古典藝術意境的宇宙精神——莊子“天人合一”觀的美學性質(zhì)及其影響[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9 毛金鳳;“悟”:中華民族審美體驗中的一把金鑰匙[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10 趙瑞潔;天人合一與認知求真——中西美學追求之差異[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戴冠青;陳志超;;“主體間性”美學理論對中國美學發(fā)展的意義[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高建平;;“美學的復興”與新的做美學的方式[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宋一葦;;從本體論美學到生存論美學[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曾繁仁;論生態(tài)審美觀[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2 肖建華;主體間性美學與和諧社會的建構(gòu)[N];光明日報;2007年

3 廈門大學生態(tài)文學研究團隊成員 盧甲甲;生態(tài)美學叢書:探究新的生態(tài)審美觀[N];中國綠色時報;2008年

4 王希;環(huán)境美:用感官去體驗,還是用理性去分析?[N];中華讀書報;2006年

5 曾繁仁;中西交流對話與當代生態(tài)美學[N];光明日報;2005年

6 ;現(xiàn)代美學體系的建構(gòu)和當代文化發(fā)展(上)[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7 葉朗 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教授;中國美學:新世紀新創(chuàng)造[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8 宛小平 安徽大學哲學系;朱光潛:建立從認識到實踐的開放美學體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文斌;泰戈爾美學思想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金鳳;敞開美學的情感之維[D];湖北大學;2011年

2 王燕玲;中國古代美學中的“物化”觀[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宋瀟婧;中國美學精髓[D];安徽大學;2007年

4 李黎;《淮南子》美學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5 蔣金華;論中國古典審美精神[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6 解玉斌;從否定走向烏托邦[D];貴州大學;2006年

7 李洪輝;跨文化視野下的自然審美比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8 張艷平;《淮南子》美學思想初探[D];山西大學;2011年

9 何鶴立;試論中國古典美學中的三分思維方式[D];安徽大學;2004年

10 洪瓊;中西“游”和“游戲說”之比較[D];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

,

本文編號:195783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5783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f5b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