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馮友蘭的美學本體論
本文選題:真際 + 藝術的本然樣子��; 參考:《中州學刊》2001年02期
【摘要】:馮友蘭認為 ,世界的存在 ,有“真際”與“實際”的區(qū)別�!皩嶋H”是對實存事物的概括與抽象 ,“真際”是指事物本然的樣子 ,即事物所以然之理。藝術有它“本然的樣子” ,有它的理存在。任何藝術作品只能做到基本上合乎藝術之理 ,而不能全合。藝術之理只是理論上認可的“有”而在實際上不存在 ,因而可說是“無”。美與紅一樣 ,也有它的理存在 ,事物合乎“美之理” ,則為美的事物。馮友蘭這種觀點基本上屬于客觀唯心論。它有深刻之處 ,但它沒有看到審美與認識的區(qū)別 ,將審美等同于認識 ,因而并沒有解決美的本質問題。
[Abstract]:Feng Youlan believes that the existence of the world, there is a "real" and "practical" difference. "reality" is the summarization and abstraction of the existential things, and the "real world" refers to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ings, that is, the reason of what things are. Art has its "original appearance" and its existence. Any work of art can only basically conform to the principles of art, not all. The theory of art is only a theoretical acceptance of the existence, but in practice does not exist, so it can be said to be "nothing." Beauty, like red, has its own reason. Feng Youlan's view is basically objective idealism. It has profound features, but it does not se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esthetics and cognition and equates aesthetics with cognition, so it does not solve the essential problem of beauty.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哲學系!湖北武漢430072
【分類號】:B8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復琮 ,曾祥芹;現(xiàn)代文章學的奠基作——評葉圣陶的《作文論》[J];殷都學刊;1984年03期
2 周俊生;源于佛經(jīng)的抽象名詞[J];漢語學習;1987年06期
3 涂又光;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J];中州學刊;1989年01期
4 鄭家棟;馮友蘭新理學再評價[J];中州學刊;1989年06期
5 周汝昌;懷念先師顧隨先生——在顧隨先生紀念會上的報告[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4期
6 梁曉虹;佛家語與哲學名詞[J];九江師專學報;1990年04期
7 李金波;真際禪師線刻像小考[J];文物春秋;1990年01期
8 陳曉平,馮友蘭;馮友蘭先生與陳曉平同志的一次通信[J];中州學刊;1990年04期
9 高英民 ,劉元樹 ,王國華;趙縣文物與古跡[J];文物春秋;1991年04期
10 楊向奎;哲學與科學[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學海;;美與當代生活的三大特點(提綱)[A];“美學與當代生活方式”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方松華;;二十世紀中西哲學比較研究反思[A];中國哲學史學會2004年年會暨中國傳統(tǒng)哲學當代價值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姚贛南;柏林禪寺三“寶”[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2 劉夢溪;馮友蘭和《貞元六書》[N];人民政協(xié)報;2004年
3 張遠山;中國的軸心時代[N];中國文化報;2005年
,本文編號:18877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87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