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藥眠1957年的美學觀——紀念1957年美學大討論五十周年
本文選題:黃藥眠 + 美學大討論 ; 參考:《文藝研究》2007年10期
[Abstract]:......
【分類號】:B8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謙;;論“實踐存在論美學”的馬克思主義性質(zhì)——以“實踐”概念為中心[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王鵬周;;新中國六十年美學研究歷史回顧[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中華全國美學學會第二屆理事會[A];中華全國美學學會第二屆年會簡報[C];1983年
3 張偉;;認識論·實踐論·本體論——論當代中國美學研究思維方式的嬗變與發(fā)展[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劉悅笛;;當代中國美學:問題與反思[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下卷)[C];2009年
5 梁愛民;;論美與“人的本質(zhì)對象化”——對馬克思主義美學經(jīng)典命題的理解[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高建平;;“美學的復興”與新的做美學的方式[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谷鵬飛;;中國美學的現(xiàn)代發(fā)生與當代困境[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8 劉悅笛;;當代中國美學:問題與反思[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本報記者 潘欣信;美學何處尋?[N];美術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金濤;應時代呼聲 彰東方大美[N];中國藝術報;2010年
3 劉家友;關于《美學基礎理論簡論》的若干問題[N];盤錦日報;2010年
4 宛小平 安徽大學哲學系;朱光潛:建立從認識到實踐的開放美學體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領域[D];西南大學;2011年
2 吳時紅;實踐論美學在中國[D];浙江大學;2011年
3 胡俊;對接與縫合:新方法建構新美學[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兆坤;黃藥眠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東陽;自然美:從本質(zhì)論走向生態(tài)論[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3 李軍;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美學的發(fā)展[D];西安石油大學;2011年
4 張曉文;中國當代美學新的學科生長點[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邱書婉;時間&美學[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6 彭爽;蔡儀前期美學思想探究[D];中國傳媒大學;2009年
7 楊璐;中國當代自然美論的演進與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拓展[D];山東大學;2012年
8 賀季方;實踐美學:歷史選擇與現(xiàn)實命運[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9 朱仁金;康德與李澤厚:西方美學中國化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10 趙炯俊;試論李澤厚“情感本體”美學思想[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113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11348.html